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下列古诗句中出现的时辰与现代24小时制对应时间错误的是:( )”的相关试题
771/1000
单选题

某教师收集了本班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每天的学习时长等信息,结合期末考试语文成绩分析后发现,与每天语文学习时长不足2小时的学生相比,学习超过2小时的学生学习兴致普遍更高,其语文期末考试平均分也更高。该教师由此得出结论,增加语文学习时长能够有效培养学习兴趣,进而提高语文成绩。
下列选项若为真,最能质疑上述结论的是:

A

该班级期末考试语文成绩最好的学生每天学习语文1小时

B

该班级的语文期末考试平均分高于其他班级

C

语文学习兴趣高的学生拥有更好的学习习惯

D

只有语文学习兴趣高的学生才乐于花更长时间学习语文

正确答案:D
正确率:74.7%
易错项:A
知识点:削弱反驳型
来源 【2022-广东县级-072】 展开解析
772/1000
单选题

老话“时间如流水”可能是错的。一个新的理论称,时间并不是向前流逝的,相反,时间中的一切都是始终存在的。该理论称,如果我们“俯瞰”宇宙,那么我们将看到时间是向着所有方向延伸的,正如我们此刻看到的太空。这个有趣的理论是由麻省理工学院的哲学副教授布拉德福德 · 斯科博士提出的。他认为时间并非从我们身边驶过并永远消失不见——相反,它们存在于时空的不同位置。
下列语句中,符合这一理论的说法是:

A

我们在时间中穿行,就像一艘船在水上航行

B

现在是一个“焦点”。从过去移动至未来,我们处于这个焦点之中,并随着它前进

C

你在时间中被展开,类似于你在空间中被展开的那样,我们并非处于单一的时间中

D

时间是对称的,在另一个宇宙中的智慧体看来,我们宇宙的时间是后退的

正确答案:C
正确率:62.8%
易错项:A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15-吉林上甲-040/吉林上乙-048】 展开解析
773/1000
单选题

两根同样长的木炭,燃烧完一根粗的木炭需要2小时,燃烧完一根细的木炭需要1小时。现同时点燃这两根木炭,若干分钟后将两根木炭同时熄灭,发现粗木炭的剩余长度是细木炭的剩余长度的2倍,则燃烧了(   )分钟。

A

35

B

40

C

45

D

50

正确答案:B
正确率:51.9%
易错项:C
知识点:方程思想
来源 【2016-深圳-065】 展开解析
774/1000
单选题

小船顺流而下航行36公里到达目的地。已知小船返回时多用了1小时30分钟,小船在静水中速度为10公里/时,问水流速度是多少:

A

8公里/时

B

6公里/时

C

4公里/时

D

2公里/时

正确答案:D
正确率:50.0%
易错项:C
知识点:流水行船
来源 【2014-天津-064】 展开解析
775/1000
单选题

某品牌果汁饮料的配料表为:水、橙浓缩汁、木糖醇、山梨酸、维生素C、羧甲基纤维素钠、黄原胶、姜黄、食用香精。下列关于该饮料中配料所对应的作用类型错误的是:

A

姜黄——色素

B

山梨酸——酸度调节剂

C

维生素C——抗氧化剂

D

木糖醇——甜味剂

正确答案:B
正确率:37.4%
易错项:C
知识点:生活中的其他常识
来源 【2022-联考/安徽-055】 展开解析
776/1000
单选题

下列哪种情形最可能发生在诗句“绿槐高柳咽新蝉”描写的季节?

A

华北地区开始播种水稻

B

黄河的刘家峡到包头段出现凌汛

C

中山站上方出现极光现象

D

陕西富平地区开始制作柿饼

正确答案:C
正确率:17.6%
易错项:A
知识点:国情常识
来源 【2019-新疆兵团-017】 展开解析
777/1000
单选题

下列语句中,不能契合孟子“舍生取义”精神的一项是:

A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

为国坚诚款,捐躯忘贱贫。

C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D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正确答案:B
正确率:33.3%
易错项:D
知识点:其他题型
来源 【2020-上海A-006/上海B-006】 展开解析
778/1000
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A

应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的邀请,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携两位女儿玛利亚、萨沙和母亲访问中国。米歇尔与彭丽媛的相会,将是一场美国玫瑰与中国牡丹的相遇。

B

湖水清澈见底,如同一块透明的蓝绸布,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C

残疾人事业是崇高的人道主义事业,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好像一把标尺,彰显着社会的公平正义和文明进步。

D

她含笑的双眼炯炯有神,好像一下子年轻了好多,她抬起沉重的手,在胸前缓缓地画着十字。

正确答案:D
正确率:100.0%
易错项:统计中
知识点:其他题型
来源 【2014-吉林甲级-024】 展开解析
779/1000
单选题

古诗云:“眼处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下列选项中与此诗所蕴含的哲理相同的是:

A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B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C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D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正确答案:C
正确率:90.1%
易错项:B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哲学
来源 【2015-天津-006】 展开解析
780/1000
单选题

中国式现代化的区域实践遵循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区域分工和产业协同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根据区域分工理论,区域分工与合作的生产力归根结底在于其能增进各有关方的利益。中国式现代化区域实践需要因地制宜、分工协调、分类推进,且其能促进不同发展梯度的区域之间形成联动势能,就能加速实现现代化。
由此一定可以推出的是∶

A

如果现代化建设没有推进,则说明区域分工和产业协同没有实现

B

如果区域分工与合作不能增进各有关方的利益,则其就不具有生命力

C

如果没有加速实现现代化,且中国式现代化区域实践实现了因地制宜、分工协作,则说明其没有促进不同发展梯度的区域之间形成联动势能

D

暂缺

正确答案:C
正确率:57.3%
易错项:A
知识点:翻译推理
来源 【2024-黑龙江-096】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