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注重含蓄之美,古典诗词文学中更是经常使用典故来表情达意,下列有关典故对应错误的是:
还珠——比喻官吏为政清廉——今日还珠守,何年执戟郎(唐·杜牧)
尺素——代书信——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宋·张先)
抱柱——比喻坚守信约——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唐·李白)
画眉——指喜欢——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唐·朱庆馀)
下列诗句中涉及的地名,在地理位置上从北向南排列正确的是:
①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②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③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④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①③②④
②①④③
①②④③
②④③①
在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过程中,以绿色、有机农产品为载体,用会员制拓展用户的“定制农业”发展十分迅速。下列不符合“定制农业”的做法是:
消费者缴纳会费后成为农产品销售企业的会员
基层领导利用知名电商平台进行现场直播带货
城市居民在郊区农场认种地块并体验农耕生活
农产品生产企业按约向城市超市配送农副产品
小王早上看到挂钟显示8点多,急忙赶往公司上班。但是到了公司却发现时间和自己出门看到的挂钟时间一样,才明白是自己出门前误把挂钟的时针看成分针、分针看成时针。已知小王平时上班路程不超过1.5小时,今天上班他花费了:
48分钟
55分钟
1小时
1小时3分钟
某商铺甲乙两组员工利用包装礼品的边角料制作一批花朵装饰门店。甲组单独制作需要10小时,乙组单独制作需要15小时,现两组一起做,期间乙组休息了1小时40分,完成时甲组比乙组多做300朵。问这批花有多少朵:
600
900
1350
1500
A、B两种规格的产品需要在甲、乙两台机器上各自加工一道工序才能成为成品。已知A产品需要在甲机器上加工3小时,在乙机器上加工1小时;B产品需要在甲机器上加工1小时,在乙机器上加工3小时。在一个工作日内,甲机器至多只能使用11小时,乙机器至多只能使用9小时。A产品每件利润300元,B产品每件利润400元。据此可知,若这两台机器只加工A、B这两种产品,那么它们在一个工作日内能创造的最大利润为:
1600元
1700元
1800元
2000元
某餐饮店接到一份粽子订单,张师傅与李师傅同时工作8小时可完成。现张师傅先独自包粽子3小时,李师傅接着独自包了1小时,还剩订单总数的没完成。已知张师傅每小时比李师傅多包14个粽子。问这份订单粽子的总数是多少个?
224
296
320
416
一艘游轮从甲港口顺水航行至乙港口需7小时,从乙港口逆水航行至甲港口需9小时。问如果在静水条件下,游轮从甲港口航行至乙港口需多少小时:
7.75小时
7.875小时
8小时
8.25小时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愿做桂林人,不愿做神仙。”韩愈诗句中的桂林_______,如今我终于得以启程,背起行囊去桂林。到了桂林,迫不及待乘船游漓江。哇,果然_______!
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山清水秀 美不胜收
引人入胜 不虚此行
风景如画 名副其实
令人神往 名不虚传
有一批零件,如果甲车间单独完成需要50小时,乙车间单独完成需要30小时,在甲车间单独完成若干小时后,由于要承担其他紧急任务,剩余的任务由乙车间继续完成,这样一共用了42小时。问乙车间完成的零件量占这批零件总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