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如朱永新所言,文理分科导致了中国教育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的离间。文理各执一端,虽谓“术业有专攻”,却常常是文理学科画地为牢、孤芳自赏。就像一幢大厦一样,知识体系也由诸多支点构成,它们各自独立却又暗通款曲,相互分担压力。刺激彼此的想象力,人为将重心置于一点,或许带来投机式的胜利,却最终可能招致知识体系内在生机的干涸。
文理分科贯穿高中教育阶段,莘莘学子们尚且懵懂,就被体制之手牵制了学业趣味和前途命运。事实上,文理分科很大程度上正成为教育功利的画皮。学校无非是希望通过把文科和理科剥离开来,然后又通过知识的倾倒、几乎是蹂躏式的千锤百炼,使学生成为一架囫囵吞枣的知识接收装置,最终达到为升学率的小数点添砖加瓦的目的。
素质教育的口号已然喊得惊天动地,但应试教育的底色积重难返。被功利所劫持的中国教育,几乎本能地倾向于“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凡是对提高升学率有帮助的,无所不用其极;凡是没帮助的则弃之如敝屣。这也就是为什么文理分科虽屡遭诟病,却依然岿然不动的原因。
不客气地讲,文理分科正成为一部绞杀人才的机器。而那些在这种教育体系下百炼成钢的“人才”,则面临着知识体系上的千疮百孔,他们所获得的知识是封闭和支离破碎的,片断化的认识掩藏不住整体把握的无力。只要一跳出自身的专业领域,他们立即变得左支右绌甚至一无所知。文科理科以河为界,所锻造出的不过是一个个“知识阉人”。
一些附和文理分科的人只一味跟着感觉走,没有经历抽象思维即思想升华过程,发表的言论或文章只能陷于现象的表层就事论事,【】,也就难以产生正确的论点和论理。
中国能否再出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兼备的大师级人物?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知道,一种撕裂教育完整性的教育体制,只能使我们的盼望渐行渐远。如此而言,文理分科是时候抖落一身的历史尘埃了。
在“文理分科取消与否”的讨论中,此文是一篇颇有代表性的文章,对其主要观点的概括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文理分科导致了中国教育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的离间
文理分科正成为一部绞杀人才的机器
应试教育的底色积重难返
文理分科是时候抖落一身的历史尘埃了
据统计,2014年报考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的人数达20.7万人,比2013年增加近4万人,增幅为22%,可谓场面“火爆”。
2014年与2013年相比,西藏社工考试报名人数提高了:
410%
140%
40%
510%
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最高的是:
湖州市
宁波市
嘉兴市
绍兴市
ΩΩə△ə△
△△Ⅱ∑Ⅱ∑
əə△△ⅡⅡ
Ⅱ∑ΩⅡ∑Ω
∑əΩΩ∑ə
( )之于 中国 相当于( )之于 英国
指南针 航天飞机
长江 伦敦
曹雪芹 莎士比亚
京剧 舞蹈
滨海大学选派小赵、小钱、小孙、小李、小周组成辩论队,参加滨海市组织的大学生辩论赛。已知:
(1)如果小赵是哲学专业的,那么小周就不是经济学专业的;
(2)或者小钱是法医专业的,或者小赵是哲学专业的;
(3)小李和小孙至少有一人是计算机专业的;
(4)如果小孙是计算机专业的,那么小钱不是法医专业的。
增加以下哪项作为前提,可以推出“小李是计算机专业的”?
小钱不是法医专业的
小孙是计算机专业的
小赵是哲学专业的
小周是经济学专业的
2,3,4,9,16,45,( ),315
90
96
102
120
3,7,12,15,9,-18,( )
-27
-45
-81
-102
学生在操场上列队做操,只知人数在90-110之间。如果排成3排则不多不少;排成5排则少2人;排成7排则少4人;则学生人数是多少:
102
98
104
108
224,194,168,146,128,( )
116
114
102
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