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许多人在朋友圈发“科普帖”,自己并不生产“科普”,他们只是“科普搬运工”。这本是一件好事,如果“科普帖”用科学说事,有理有据,让大家明事理、长见识,对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有正效用。可惜的是,不少打着“科普”旗号的“科普帖”,要么空穴来风,缺乏科学依据;要么睁着眼睛说瞎话,违反科学原理,甚至沦为“谣言”。一些人为了利益,还闭门造车,专门炮制各类“科普帖”,误导公众以牟取私利。对于朋友圈“科普”,尤其涉及健康、养生等话题,许多人倾向于“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不知不觉中上了当,有时还顺手转发,成为“二传手”。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 朋友圈“科普帖”的形成有其特定的条件
B . 朋友圈“科普帖”的泛滥给大众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C . 政府职能部门及时出台管控措施对“科普帖”进行辟谣
D . 公民应坚持用科学的眼光来看待朋友圈的“科普帖”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态度观点题,方法为总结原文、选择最优
第二步:寻找重点
第二句句首以代词“这”总结前一句,所以一、二句相比第二句更重要,即如果“科普帖”有理有据,对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有利;第三句以“可惜的是”转折指出问题,所以二、三句相比第三句更重要:不少“科普帖”是空穴来风,没有科学依据;第四句说有人为了利益专门编造伪科学的“科普帖”;尾句指出伪科学的“科普帖”给人们带来的危害。文段为“问题+重要性”结构,优选针对问题的对策,即面对朋友圈的“科普帖”,人们要有科学的态度,不能上当,也不能成为“二传手”,对应D选项。
第三步:分析选项
A、B选项:不是题干描述的重点内容,所以A、B错。
C选项:政府职能部门出台措施是对这一现象的解决措施,能有效避免所带来的危害,但文段的主体是公众,所以C错。
故本题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