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材料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材料2:司法被称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为此,必须加大司法体制改革力度,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不断提高司法公信力,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作了全面部署。2014年6月6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司法体制改革试点若干问题的框架意见》,对若干重点难点问题确定了政策导向。2014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完善司法体制,推动实行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的体制改革试点”。
材料3:推进严格司法。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健全事实认定符合客观真相、办案结果符合实体公正、办案过程符合程序公正的法律制度。加强和规范司法解释和案例指导,统一法律适用标准。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确保侦查、审查起诉的案件事实证据经得起法律的检验。全面贯彻证据裁判规则,严格依法收集、固定、保存、审查、运用证据,完善证人、鉴定人出庭制度,保证庭审在查明事实、认定证据、保护诉权、公正裁判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明确各类司法人员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工作标准,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确保案件处理经得起法律和历史检验。
[单选题]
我国司法制度总体上是适应我国国情和发展要求的,但在司法活动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出现这些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司法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A . 司法人财物受制于地方
B . 司法行政化问题突出
C . 司法审判中的集体负责制
D . 司法不公开不透明
参考答案: A,B,D
参考解析:
Ⅰ找考点:本题为其他法律法规常识
Ⅱ析选项:
A选项:由于受地方保护主义影响,基层司法环境不佳,法院在人财物受制的情况下难以独立公正的行使审判权。A项说法正确,所以选A。
B选项:目前由于我国的行政化体制,不同级别法院之间存在上下级关系,下级法院就疑难案件形成了向上级请示、汇报的惯例,缺乏自主独立的审判能力,影响司法形象。B项说法正确,所以选B。
D选项:部分法院在开展司法公开工作时是处于应付状态,法院网站普遍出现重宣传、轻公开的情况,在信息发布中存在不公开、不透明的问题。D项说法正确,所以选D。
Ⅲ拓展项:
C选项:集体负责制是指依照少数服从多数原则,由集体来承担责任。该制度可有效减少错判冤判,不是司法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所以C错。
故本题选ABD。
【2015-上海A-122/上海B-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