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中学阶段大多数必读作品所反映的生活与当下生活差异较大,中学生对当时的社会很难有宏观、准确的______,这就带来了阅读的障碍。此外,必读作品大多反映的是作家的人生经历和情感体验,没有一定人生阅历的人,很难产生情感共鸣与价值认同,于是______。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把握 知难而退
B . 理解 半途而废
C . 判断 断章取义
D . 定位 望洋兴叹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第一空:本空为修饰关系。
题干分析:根据“宏观、准确的______”可知,横线处要填一个同时能和“宏观”、“准确”搭配的词语。“宏观”指宽广的观察角度,注重对整体的理解及掌握。“准确”指严格符合事实、标准或真实情况。
选项分析:
A、B选项:“把握”指掌握、理解;“理解”指了解、认识;二者可以是宏观的、准确的,搭配恰当。
C、D选项:“判断”指对事物之间是否具有某种关系的肯定或否定;“定位”指把事物放在合适的位置并做出评价;二者都是细微的,不能说宏观,排除C、D。
第二空:本空为因果关系。
题干分析:由“于是”可知,本空前后构成因果关系,“没有一定人生阅历的人,很难产生情感共鸣与价值认同”说明必读作品读不下去,没有一定人生阅历的人被劝退。
选项分析:
A选项:“知难而退”指知道事情困难就后退,符合文意,保留。
B选项:“半途而废”比喻做事情有始无终,题中没有读一半然后读不下去的意思,排除。
故本题选A。
词义解释:
断章取义:引用别人的诗文或谈话,不顾全文或原意,孤立地截取片段。
望洋兴叹:原指面对宏大的事物而感到自己渺小。现用来比喻由于力量不够,无从着手,因而感到无可奈何的样子。
【2020-四川下-019】
视频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