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土地流转有助于调动农民务农投入的积极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近年来,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明显加快。但我们似乎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并非完全正相关。规模经营主体的劳动生产率是相对较高,但他们在耕种大面积土地时,很难像小户一样实现精耕细作,很可能出现土地产出率降低和经营亏损。因此,土地流转规模就不该是越大越好,而是要有个度。如果任由土地大面积流转,经营规模是变得可观了,单产却没像预期那样增加,这种流转还有什么意义呢?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 土地的流转规模应保证粮食单产不断增长
B . 对土地流转的规模效应目前存在认识误区
C . 土地流转应引导形成合理的土地经营规模
D . 土地流转面积速度过快规模过大弊大于利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①识题型:本题为中心理解题,方法为找到原文重点,并选一个最接近重点的
②找重点:
文段首句通过土地流转的好处引出“土地流转”的话题,并在第二句中指出我国土地流转现状。话题引出和现状的描述均属非重点。第三句通过转折词“但”指出土地流转过程存在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并非完全正相关的问题。接着对问题进行具体解释。后文通过“因此”提出对策--土地流转规模要有个度。最后一句反面论证了对策。文段为“问题+对策”的结构,对策是重点,C选项与对策内容最为接近,所以选择C。
③析选项:
A选项:粮食单产对应文段最后一句,非重点,所以A错。
B选项:选项说“存在认识误区”,属于问题表述,非重点,所以B错。
D选项:文段中并没有提到“弊大于利”,所以D错。
故本题选C。
【2019-四川下-036】
视频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