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题库 > 人因自然而生,人不能脱离自然而存在,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构成了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然而审视人类文明历程...
人因自然而生,人不能脱离自然而存在,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构成了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然而审视人类文明历程,因为资源粗放利用、自然过度开发、污染疏于治理导致生态环境衰退,继而引发文明危机的教训极为深刻。无论是荒漠化导致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两大文明陨灭,还是西方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发生的“世界八大公害事件”,无不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深刻道理。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星光公考 | 2024-02-04 16:16:57

[单选题]

人因自然而生,人不能脱离自然而存在,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构成了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然而审视人类文明历程,因为资源粗放利用、自然过度开发、污染疏于治理导致生态环境衰退,继而引发文明危机的教训极为深刻。无论是荒漠化导致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两大文明陨灭,还是西方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发生的“世界八大公害事件”,无不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深刻道理。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取之思尽,用之思绝
B .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C .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D .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①识题型:本题为语句填空题。

②析题干:
空处于文段尾句,是对前文的总结。文段第一句指出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构成了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第二句通过“然而”进行反面论述,指出因为资源粗放利用、自然过度开发、污染疏于治理等引发了文明危机;第三句通过列举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文明陨落,以及“世界八大公害事件”,再次强调生态的兴衰与人类文明的兴衰紧密相连。围绕这两个话题C选项最接近,所以选C。

③析选项:
A选项:理解为“拿东西的时候要想到终会拿完,当用的时候要考虑它终会用完”,未提及“生态与文明”的关系,所以A错;

B选项:“生产力”无中生有,所以B错;

D选项:理解为“建设生态文明,所产生的利益将惠及万代”,文段主要论述生态和文明的关系,并非“建设生态文明”,所以D错;

故本题选C。
【2018-四川下-045】

视频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