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垃圾填埋场是厌氧细菌的滋生地,会产生大量的甲烷。甲烷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更强,尽管可以将其捕捉并转化为能源,但是即使最高效的回收系统,仍有高达10%的甲烷发生逃逸。由于垃圾填埋场产生的甲烷大部分来自有机废弃物,因此可以用更绿色的方式处理,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堆肥。实际上,垃圾填埋场里三分之二的垃圾可以堆肥,这就大大减少了甲烷的产量。由于堆肥过程中会产生高温、高压,有机废弃物中的碳可能部分转化为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那么,我们可以考虑将这些有机物重新组合成液态燃料(乙醇或甲醇),或用作其他工业原料。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A . 甲烷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更甚
B . 现阶段的甲烷回收系统对其的捕捉利用依旧有限
C . 用堆肥方式处理垃圾填埋场的垃圾能有效减少甲烷的生成
D . 堆肥这种垃圾处理方式需要将其生成的有机废弃物重新组合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①识题型:本题为中心理解题,方法为找到原文重点,并选一个最接近重点的
②找重点:
文段第一句表明垃圾填埋场会产生大量甲烷引出话题,第二句阐述了甲烷的危害以及回收甲烷过程中,甲烷逃逸的问题,第三句针对上述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即堆肥。第四句出现了转折词“实际上”通过介绍垃圾填埋场里多数垃圾可以堆肥,体现堆肥对策的可行性,并且告知堆肥可以减少甲烷产量。因此此文段重点在于堆肥对策,解决甲烷问题,所以选择C。
③析选项:
A选项:问题表述非重点,所以A错。
B选项:问题表述非重点,所以B错。
D选项:“堆肥这种垃圾处理方式需要将其生成的有机废弃物重新组合”讲解的是堆肥这种垃圾处理方式需要什么条件,而文段讲的是堆肥可以解决甲烷的问题,并且缺少“甲烷”这个关键词,所以D错。
故本题选C。
【2019-联考/福建-050】
视频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