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有学者指出,基本完成工业化之后的国家,如果能够兴起广泛而持续的慈善运动,整个社会就会实现稳定的转型和提升。近些年来,从网络助学到免费午餐,从爱心义卖到公益书屋,越来越多的“微慈善”,不断丰富着人们对慈善的认知、诠释着“友善”的核心价值观。这种具体而微的慈善,正是慈善的真谛和力量所在——慈善需要的不仅是“富人之力”,更需要“人人之力”;慈善也不是少数人做了很多,而是每个人都做哪怕一点点。而这一切的前提,则是让慈善成为现代公民的内在价值选择,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方式。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 . 慈善需要融入每一个人日常生活
B . 慈善是一种文明的生活方式
C . 社会转型和提升离不开慈善活动
D . 慈善体现了现代公民的个人价值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态度观点题,方法为总结原文、选择最优
第二步:寻找重点
文段第一句话说有学者认为慈善运动有助于社会实现稳定的转型和提升;第二句是说越来越多的慈善丰富了人们对慈善的认知、诠释“友善”价值观;第三句话说具体而微的慈善是慈善的真谛和力量所在,强调了人人参与的重要性;第四句得出结论,强调要让每个人参与慈善,让慈善成为一种日常生活方式。所以选A。
第三步:分析选项
B选项:选项未体现文段重点“慈善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方式”,所以B错。
C选项:选项文段第一句中提到,只是引出话题,非重点,所以C错。
D选项:文段强调的是人人参与慈善让慈善成为一种日常生活方式,并非强调慈善体现了现代公民个人价值;选项表述不恰当,所以D错。
故本题选A。
【2019国考-模拟第七期-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