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题库 > 既然密封试卷对“高考”如此之公平,范仲淹、苏颂等人又为什么反对呢?他们的观点如出一辙,那就是“高考”...
既然密封试卷对“高考”如此之公平,范仲淹、苏颂等人又为什么反对呢?他们的观点如出一辙,那就是“高考”试卷密封只看试卷优劣,不看平时德才,这与如今一些人的观点何等相似。但是,正像包拯反驳范仲淹说的那样:一个人的实际德行很难核实,何况考官未必都能以公心取人,他们“或缘其雅素,或牵于爱憎,或迫于势要,或通于贿赂”,很容易做出不公的事情,要想维护“至公”的“高考”手段,“高考”试卷密封,依然势在必行。通过这段文字,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是:
星光公考 | 2024-04-07 16:41:50

[单选题]

既然密封试卷对“高考”如此之公平,范仲淹、苏颂等人又为什么反对呢?他们的观点如出一辙,那就是“高考”试卷密封只看试卷优劣,不看平时德才,这与如今一些人的观点何等相似。但是,正像包拯反驳范仲淹说的那样:一个人的实际德行很难核实,何况考官未必都能以公心取人,他们“或缘其雅素,或牵于爱憎,或迫于势要,或通于贿赂”,很容易做出不公的事情,要想维护“至公”的“高考”手段,“高考”试卷密封,依然势在必行。
通过这段文字,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是:

A . “高考”试卷密封制度有不可避免的缺陷
B . 人才的选拔要注重对德才的考察
C . 科举考官往往难以做到公平公正
D . 相对而言“高考”试卷密封是较合理的制度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识题型:本题为中心理解题,方法为找到原文重点,并选一个最接近重点的

②找重点:
文段第一句、第二句指出范仲淹、苏颂等人反对密封试卷及原因,即”没有关注考生平时的德才“。第三句通过转折词“但是”,引出重点,强调一个人的德行很难核实,考官对德行的评判也可能不公平,表明反对密封试卷的理由并不充分。文段指出,密封试卷对维护高考公平是势在必行的,点明主旨。D项最为接近,所以选D。

③析选项:
A选项:文段重在肯定“高考”试卷密封是合理的,该项与作者观点相反,所以A错。

B、C选项:未提及文段主题词“高考试卷密封”,排除。

故本题选D。
【2018-浙江A-120/浙江B-055】

视频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