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度的统一,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的宝贵经验。_______________。“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要打好改革攻坚战,就要在改革方案酝酿之初充分考虑相关方的承受能力,把握方案出台的时机、节奏和力度,并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及时调整和完善,形成推进的合力。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改革越是要啃硬骨头、涉大险滩,就越会触动利益格局,打破既有平衡。这就要求改革的步伐慎之又慎、方案优中选优,以科学、务实的态度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_______________。积极推进改革,着力解决问题和矛盾,稳定才能长久;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深化改革,发展将更加全面协调可持续,稳定才能有根基。
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社会的可承受度三者落脚点、结合点就在于: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_______________。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奋斗的目标,也是改革的最高价值追求。改革发展稳定连接着国家富强之梦与人民幸福之梦。正因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前进道路上,我们一定要坚持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人民群众的利益越是得到保障,对改革的困难就越能多一些理解,对改革的举措就越会多一些支持,改革成功的希望就越大,发展、稳定的基础就越能坚如磐石。
[单选题]
第一段引用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符合上下文语境的理解是:
A . 改革方案要充分考虑社会的可承受度,这样才能团结力量支持改革的举措
B . 改革是人心所向,遇到问题再调整改革方案
C . 社会各阶层和谐最重要,可将改革时机延后
D . 回避矛盾,触动利益格局要慎重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词句理解题。本题信息来自于第一段第五句。
第二步:分析题干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本身重在强调团结人民的重要性。对于句子的理解需要结合前后文内容,第一段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之后“改革方案酝酿之初考虑相关方的承受能力,把握方案出台的时机、节奏和力度,并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及时调整和完善,形成推进的合力”就是作者给出的阐述,而A项既符合文意也符合词意,所以选A。
第三步:分析选项
B选项:本项虽然重视人心,但“遇到问题再调整改革方案”明显不符合事实情况,所以B错。
C选项:本项“可将改革实践延后”在文中未提及,所以C错。
D选项:文中未提及,没有根据,所以D错。
故本题选A。
【2014-吉林乙级-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