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教导我们说:“应当从客观存在着的实际事物出发,从其中引出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为此目的,就要像马克思所说的详细地占有材料,加以科学的分析和综合的研究。我们的许多人却是相反,不去这样做。其中许多人是做研究工作的,但是他们对于研究今天的中国和昨天的中国一概无兴趣,只把兴趣放在脱离实际的空洞的“理论”研究上。许多人是做实际工作的,他们也不注意客观情况的研究,往往单凭热情,把感想当政策。这两种人都凭主观,忽视客观实际事物的存在。或作讲演,则甲乙丙丁、一二三四的一大串;或作文章,则夸夸其谈的一大篇。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钦差大臣”满天飞。这就是我们队伍中若干同志的作风。这种作风,拿来律己,则害了自己;拿来教人,则害了别人;拿来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总之,这种反科学的、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主观主义的方法,是共产党的大敌,是工人阶级的大敌,是人民的大敌,是民族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
[单选题]
“我们的许多人却是相反”,相反的表现的共同思想根源是:
A . 单凭热情,脱离实际
B . 研究空洞的理论
C . 把感想当政策
D . 都凭主观,忽视客观实际事物的存在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细节判断题,本题信息来自于第四句。
第二步:分析题干
第四句,“其中许多人是做研究工作的……许多人是做实际工作的……把感想当政策。”紧接着的“这两种人都凭主观,忽视客观实际事物的存在”,这句话起到归纳作用,代表的即是他们共同的思想根源。所以选D。
第三步:分析选项
A选项:信息在第五句,是问题的表现形式,不是思想根源,所以A错。
B选项:信息在第五句,是问题的表现形式,不是思想根源,所以B错。
C选项:信息在第六句,是问题的表现形式,不是思想根源,所以C错。
故本题选D。
【2009-北京应届-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