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题库 > 部分人在讨论冤假错案时总是倾向于把公安干警给极端化为一个亢奋的、具有惩办冲动、合法伤害动机的怪兽,由...
部分人在讨论冤假错案时总是倾向于把公安干警给极端化为一个亢奋的、具有惩办冲动、合法伤害动机的怪兽,由此进一步解释或暗示警察在调查过程中的罗织和构陷。非但如此,他们还用“命案必破”为代表的职务晋级机制暗示公安干警办案的晋升“所欲”,从而让自己在舆论场中居于一种道义上的优势,因为他们的话里至少暗示着公安干警侦破案件不是为了“保一方平安”,而是为了自己的位子和帽子。这段文字的目的是:
星光公考 | 2024-04-07 11:36:33

[单选题]

部分人在讨论冤假错案时总是倾向于把公安干警给极端化为一个亢奋的、具有惩办冲动、合法伤害动机的怪兽,由此进一步解释或暗示警察在调查过程中的罗织和构陷。非但如此,他们还用“命案必破”为代表的职务晋级机制暗示公安干警办案的晋升“所欲”,从而让自己在舆论场中居于一种道义上的优势,因为他们的话里至少暗示着公安干警侦破案件不是为了“保一方平安”,而是为了自己的位子和帽子。
这段文字的目的是:

A . 揭示公安干警侦破案件的真实动机
B . 解释部分人对公安干警办案工作的误解
C . 指出“命案必破”要求的不合理性
D . 探讨冤假错案产生的体制机制原因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①识题型:本题为中心理解题,方法为找到原文重点,并选一个最接近重点的

②找重点:
第一句说部分人把公安干警给极端化,暗示警察在调查过程中的罗织和构陷。第二句“但非如此”“还用”与第一句构成并列,说这些人还认为公安干警办案时是为了自己的位子和帽子。故文段为并列关系,概括可知作者不赞同对部分人的看法,所以文段的目的是说部分人对公安干警的工作有误解。所以选B。

③析选项:
A选项:文段整个是误解,所以没有说到真实动机,排除。

C选项:没有说到不合理,排除。

D选项:冤假错案,表述片面,且体制机制的原因,无中生有,排除。

故本题选B。
【2015-陕西-063】

视频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