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题库 > 中国人向来“以和为贵,不喜诉讼”,这在许多时候特别是在传统社会确实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但我们应该看...
中国人向来“以和为贵,不喜诉讼”,这在许多时候特别是在传统社会确实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但我们应该看到,现代社会不同于传统社会,社会经济生活极其复杂,许多问题需要依靠法律解决。公民在面对侵权行为,要改变习惯性的忍气吞声,用法律武器,维持自己的合法权益。这段文字表明作者对于“以和为贵,不喜诉讼”的态度是:
星光公考 | 2019-06-28 09:24:29

[单选题]

中国人向来“以和为贵,不喜诉讼”,这在许多时候特别是在传统社会确实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但我们应该看到,现代社会不同于传统社会,社会经济生活极其复杂,许多问题需要依靠法律解决。公民在面对侵权行为,要改变习惯性的忍气吞声,用法律武器,维持自己的合法权益。
这段文字表明作者对于“以和为贵,不喜诉讼”的态度是:

A . 赞成
B . 认同
C . 反对
D . 反思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态度观点题,方法为总结原文、选择最优

第二步:寻找重点
文段首先介绍了中国人向来“以和为贵,不喜诉讼”,并肯定其意义,接着通过转折关联词“但”进行转折,强调现代社会许多问题需要依靠法律解决。最后指出面对侵权行为,我们要拿起法律武器维权。而不再是惯性的忍气吞声,“以和为贵,不喜诉讼”。由此可知文段中作者对于“以和为贵,不喜诉讼”是持反对态度的。对应选项C。

故本题选C。
【2012-广东乡镇-074】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