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在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的酱油,近日被曝存在关键指标不达标、甚至产品不能称之为酱油等问题。食品安全再一次触动了消费者敏感的神经。这份报告发布后不久,中国调味品行业协会发表了一份措辞强硬的声明,指责“此信息发布行为”违反了相关规定,报道中存在哗众取宠、“标题党”等行为。在微博等社交媒体上,涉事企业海天为自己“喊冤”。该公司被点名批评,是因为在计算相关指标时采用了不同方法,导致标识值与检测值不同。海天认为,按照检测方的计算方法,自家产品营养成分比标识的要高,不能说明有食品安全问题。
以下哪项为真,最能削弱题干中“海天”的观点:
A . 衡量酱油是否达标、合格的主要成分,是氨基酸态氮含量,含量越高,酱油越鲜;反之是老百姓心目中理解的不合格产品
B . 即便监测值比标识值高,不代表在食品安全方面合格、产品达标,这依然值得企业关注、改进,因为食品安全不应该有任何模糊地带
C . 长期以来,类似的模糊地带一直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以酱油行业为例,酿造酱油与配置酱油之争几乎持续了几十年
D . 不仅是酱油行业,其他食品安全领域也存在大量类似的问题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第一步:寻找因果
结果:按照检测方的计算方法,自家产品营养成分比标识的要高,不能说明有食品安全问题
第二步:分析选项
B选项:此选项说明监测值比标识值高,也不能代表在食品安全方面合格、产品达标,这依然值得企业关注、改进,说明虽然还是有食品安全问题的,具有削弱作用,当选。
A、C、D选项:氨基酸态氮含量、酿造酱油与配置酱油之争、其他食品安全领域均与题干论述内容无关,排除。
故本题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