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五代后唐长兴三年(932)明宗敕令国子监雕印“九经三传”,史称“五代监本”,被视为官刻之始。官刻,尤其是中央政府主持的刻书,往往会令官员精加校勘,慎选手书写版样,刊印精良。王国维《两浙古刊本考》中载有至正六年(1346)刊本《宋史》的牒文,从中可以看到:元代政府为了保证刊刻质量,甚至不远千里送到江浙等行中书省来刊印,所动用的提调官、儒官多达19人。尽管当时国家财政困难,无专款拨给,只能利用江浙行省的贡士庄钱作为刻印费用,仍雇佣良工巧匠,不惜工本,初印也不惜使用上等纸。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 . 官刻过程十分繁琐
B . 元代政府重视文化
C . 官刻发展历史很悠久
D . 政府重视文献的官刻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①识题型:本题为中心理解题,方法为找到原文重点,并选一个最接近重点的
②找重点:
首句介绍官刻的开端;第二句以“尤其是”表强调,第二句比首句重要:中央政府主持的刻书很受重视,他们慎选手书写版样,刊印精良;第三、四句举例论证。所以文段重点是第二句,即中央政府很重视官刻,对应D选项。
③析选项:
A选项:缺少关键信息“政府”,偏离重点,所以A错。
B选项:对应举例论证部分的内容,非重点,所以B错。
C选项:对应首句部分内容,非重点,所以C错。
故本题选D。
【2021-黑龙江公检法-047】
视频解析:

答题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