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题库 > 当年的松阳也曾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而________,村里人不是选择进城务工,就是迁居城镇,乡村中留...
当年的松阳也曾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而________,村里人不是选择进城务工,就是迁居城镇,乡村中留下的大都是老人孩子,很多老屋闲置了,破败了,无人管理维护,保存状况________。幸运的是,无数的人因此行动起来,才有了今天_______的松阳。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星光公考 | 2024-01-24 16:05:16

[单选题]

当年的松阳也曾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而________,村里人不是选择进城务工,就是迁居城镇,乡村中留下的大都是老人孩子,很多老屋闲置了,破败了,无人管理维护,保存状况________。幸运的是,无数的人因此行动起来,才有了今天_______的松阳。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萧索      奄奄一息        生意盎然
B . 凋敝      危若朝露        朝气蓬勃
C . 凋零      危在旦夕        欣欣向荣
D . 萧条      岌岌可危        生机勃勃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本题从第二空入手。
第二空:本空为主谓宾。
题干分析:“保存状况_______”。根据“很多老屋闲置了,破败了,无人管理维护”可知,横线处表示保存状况“很差”的意思。

选项分析:
D选项:“岌岌可危”形容十分危险,快要倾覆或灭亡,能体现出老屋保存状况很差的意思,符合文意,保留。

A选项:“奄奄一息”指只剩下一口气,形容临近死亡,与“保存状况”搭配不当,排除。

B选项:“危若朝露”指危险得像清早的露水一样容易消失,比喻面临死亡,侧重时间紧迫,文段中没有涉及时间紧迫的表述,不合文意,排除。

C选项:“危在旦夕”形容危险就在眼前,侧重时间紧迫,文段中没有涉及时间紧迫的表述,不合文意,排除。

第一、三空:代入验证。
“萧条”指寂寞冷落,毫无生气。与后文“很多老屋闲置了,破败了,无人管理维护”呼应,符合文意。

“生机勃勃”形容自然界充满生命力,或社会生活活跃。与“幸运的是,无数的人因此行动起来”呼应,符合文意。

故本题选D。
【2019-黑龙江边境紧缺-030】

视频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