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题库 > 根据文段内容,接下来最有可能阐述的是:...
根据文段内容,接下来最有可能阐述的是:
星光公考 | 2025-01-08 09:52:45

材料:

农业文化遗产是人与自然环境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是农村生计、多样化粮食系统、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来源。这些_______久远的生产与生活系统以及其中的本土知识和生态原则,经受住了千百年的考验,具有极高的适应性。

我国的传统农业之所以能在生存资源极度短缺的自然条件下,滋养着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孕育了不曾间断的华夏文明,正是得益于________了数千年的农耕智慧。就观念层面而言,“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五行相生相克的辩证认识,深度影响了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从经验层面而论,不同季节作物种植的安排、有机肥料的使用方法、各种劳作技术、稻田生产技术、选种和积肥技术等,无不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以物种多样性为例,稻田养鱼,鱼撞击稻禾,50%的稻飞虱掉下来被鱼吃掉,排泄物可以养地。鱼身上分泌的黏滑物质还可以控制水稻的纹枯病,这是利用物种之间的吃与被吃关系进行的食物链模式。北方棉田间作玉米,玉米可以吸引棉铃虫的天敌瓢虫、蜘蛛等,从而有效减少棉花遭受危害,这是利用生物之间的化学关系进行的相生相克的害虫防治模式。除了这些农耕技术的传统知识外,我国各民族的文化体系都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观。“有了森林才会有水,有了水才会有田地,有了田地才会有粮食,有了粮食才会有人的生命。”这样的生态观对于森林保护和农业的永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山林祭祀、农事庆典、农耕礼俗、乡规民约等,均体现着对大自然的呵护意识,成为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资源。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不只是对传统的存留,还必须考虑到农业生态系统中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因此,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是对农业特性、对乡村价值的再评估,是对人类未来生存和发展机会的战略性保护,其终极指向是现代化背景下的乡村建设。

[单选题]

根据文段内容,接下来最有可能阐述的是:

A . 农业文化遗产种类的多样性
B . 农业文化遗产中的生态智慧
C .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价值
D .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创造性转化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①识题型:本题为语句衔接题

②析题干:
本题为语句衔接题,重点关注文章最后一段。文章最后一段尾句通过“因此”引导结论,强调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终极目标,即现代化背景下的乡村建设。尾句提出对策,故后文应围绕“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如何与时代背景结合来展开论述,所以选D。

③析选项:
A、B项:“农业文化遗产种类”、“农业文化遗产中的生态智慧”,均与尾句话题不一致,排除;

C项:“利用的价值”第二段已论述过,排除。

故本题选D。

视频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