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的一个团队对约两万名7年级到12年级的男孩研究后发现,拥有一种叫MAOA的基因的2R变异类型的人倾向于发生犯罪和违法行为。但只有当这些男孩遭遇家庭、社交和学习成绩问题等压力时,不良行为才会出现。如一个年轻人无法同家人经常共同进餐,那么MAOA的2R变异基因就会激发他出现不良行为。但如果具有同样基因的人能和父母经常一起进餐,则有关风险就消失了。研究人员称该研究可以扩展人类对违法和暴力行为的理解。文中划线部分的意思是指它使我们了解:
A . MAOA的基因的2R变异类型的存在会导致反社会行为
B . MAOA的基因的2R变异类型只存在于男孩身上
C . 年轻人应该经常同家人共同进餐,以防止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D . 违法犯罪行为的产生,既有社会背景,也有基因根源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词句理解题
第二步:分析题干
根据提问,定位原文,划线部分出现在文段尾句,须结合上文进行分析。文段一开始对一部分男孩进行研究,说“拥有一种叫MAOA的基因的2R变异类型的人倾向于发生犯罪和违法行为”,接着通过转折关联词“但”进行转折强调“只有当这些男孩遭遇家庭、社交和学习成绩问题等压力时,不良行为才会出现”,并对其进行解释说明。由此可知该研究扩展的人类对违法和暴力行为的理解就是使我们了解了违法犯罪行为的产生,既有社会背景,也有基因根源。因此D项当选。
第三步:分析选项
A选项:由“拥有一种叫MAOA的基因的2R变异类型的人倾向于发生犯罪和违法行为”可知A项表述中“导致”表述过于绝对,所以A错。
B选项:文段实验对象仅为“男孩”,所以“只存在于男孩身上”表述过于绝对,所以B错。
C选项:文段论述对象为“含有MAOA的2R变异基因的人”,并非“年轻人”,且“同家人共同进餐”只是例子,旨在说明含有MAOA的2R变异基因的人会出现不良行为也有社会背景,所以C错。
故本题选D。
【2010-安徽-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