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车与人相比较,处于强势地位,因而“车让人”不但是一种文明行为,更是一项法定义务。不过一些机动车驾驶人员往往“宁抢三分,不让一秒”,在路过斑马线时反倒加速抢行。表面上看,机动车在斑马线上抢行属于“驾车陋习”,实际上则是法律实施不力下,缺乏最基本的敬畏。文明习惯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除了日常的教化外,还必须辅以严厉的法律处罚,用罚管来鞭策和促进。唯有提升了法治水平,违法者不再心存侥幸而做到心中有戒,文明习惯才会日渐形成。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 提高法治水平是实现文明驾车的重要举措
B . 我们应该对最基本的法律持有敬畏的态度
C . 应提高法治水平从而减少交通犯罪的数量
D . “宁抢三分,不让一秒”是一个关键问题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态度观点题,方法为总结原文、选择最优
第二步:寻找重点
文段首先指出“车让人”不但是一种文明行为,更是一项法定义务,然后指出了当今社会上的一些“驾车陋习”,并且说明“驾车陋习”的实质是法律实施不利而导致的法律敬畏缺乏。然后指出文明习惯的形成除了教化还需处罚,最后指出,只有提高法治水平,才能使得文明习惯形成。文段结构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是重点,由此可知,文段重点强调的就是提高法治水平对促进驾车文明习惯形成的重要性。所以选择A。
第三步:分析选项
B选项:“最基本的法律”无中生有,且含义过于广泛,所以B错。
C选项:文段想要解决的是“驾车陋习”而非是“交通犯罪”,偷换概念,所以C错。
D选项:为文段提出问题部分的内容,为文段非重点内容,所以D错。
故本题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