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题库 > 近年来,围观已非新鲜事,不少人甚至“一言不合”就直播,以显示自己的新闻敏感和“捕捉”能力。但不是所有...
近年来,围观已非新鲜事,不少人甚至“一言不合”就直播,以显示自己的新闻敏感和“捕捉”能力。但不是所有的人与事都可以随心拍摄,拍摄的东西也并非都可以、适合公开展示。时下,一个不好的趋势是,有人遇到点事就要广泛传播,在很多情况、事实都不明朗的情况下,就站在道德高地上“高谈阔论”,丝毫不考虑这么做是否会造成误伤。不久之前,有位要入学的大一新生向学校透露了自己的家境并请求学校给予帮助,最后闹得满城风雨,所有人都知道这个学生家里很困难。诸如此类的围观虽然可能出于善意,可过程和结果无不充满某种“暴力”色彩。于当事人而言,这何尝不是二次伤害?在不明真相之前尽量不发声,明白真相之后审慎、理性地发声,是一个围观群众应有的素养。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星光公考 | 2021-03-02 17:38:01

[单选题]

近年来,围观已非新鲜事,不少人甚至“一言不合”就直播,以显示自己的新闻敏感和“捕捉”能力。但不是所有的人与事都可以随心拍摄,拍摄的东西也并非都可以、适合公开展示。时下,一个不好的趋势是,有人遇到点事就要广泛传播,在很多情况、事实都不明朗的情况下,就站在道德高地上“高谈阔论”,丝毫不考虑这么做是否会造成误伤。不久之前,有位要入学的大一新生向学校透露了自己的家境并请求学校给予帮助,最后闹得满城风雨,所有人都知道这个学生家里很困难。诸如此类的围观虽然可能出于善意,可过程和结果无不充满某种“暴力”色彩。于当事人而言,这何尝不是二次伤害?在不明真相之前尽量不发声,明白真相之后审慎、理性地发声,是一个围观群众应有的素养。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 . “围观”请尊重隐私
B . “暴力围观”当休矣
C . 网络空间亦需审慎理性
D . 围观:以善之名的伤害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标题选择题,方法为在总结原文基础上找一个吸引人的选项。

第二步:寻找重点
文段先论述当下“围观”盛行,转折词“但”之后引出问题,不明真相地“围观”与发言可能误伤无辜,并举例证明“暴力围观”可能带来与初衷不符的伤害。尾句点明文段中心,围观群众应该“审慎”“理性”。所以,文段强调的是避免“暴力围观”,保持理性态度。B选项准确概括文段中心,对应B项。

第三步:分析选项
A选项:“尊重隐私”无中生有,排除A。

C选项:表述宽泛,未点明“围观”话题,排除C。

D选项:文段意在说明“暴力围观”有伤害性,围观时需保持审慎,D选项将“围观”本身定性为伤害,表述错误,排除D。

故本题选B。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