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题库 > 最早对“峨眉”二字作出解释的是晋人任豫,其《益州记》记载峨眉山在南安县(今四川乐山)界以南八十里,两...
最早对“峨眉”二字作出解释的是晋人任豫,其《益州记》记载峨眉山在南安县(今四川乐山)界以南八十里,两山首相望如蛾眉。这个说法为北朝郦道元所接受,其《水经注》记载峨眉山在南安县界,去成都南千里,秋日清澄,望见两山相峙如蛾眉。任豫、郦道元从峨眉山的外形来推定“峨眉”二字的语源语义来历,几乎成为后世定论。然而考查图书典籍,我们却找不到“峨眉”为“蛾眉”的文献证据。这段文字是一篇论文的开头,这篇论文最可能:
星光公考 | 2024-01-16 15:57:01

[单选题]

最早对“峨眉”二字作出解释的是晋人任豫,其《益州记》记载峨眉山在南安县(今四川乐山)界以南八十里,两山首相望如蛾眉。这个说法为北朝郦道元所接受,其《水经注》记载峨眉山在南安县界,去成都南千里,秋日清澄,望见两山相峙如蛾眉。任豫、郦道元从峨眉山的外形来推定“峨眉”二字的语源语义来历,几乎成为后世定论。然而考查图书典籍,我们却找不到“峨眉”为“蛾眉”的文献证据。
这段文字是一篇论文的开头,这篇论文最可能:

A . 考证“峨眉”一词的来源
B . 介绍峨眉山外貌形态的变化
C . 介绍《水经注》对后世的影响
D . 论证文献对地理研究的重要性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①识题型:本题为接语选择题

②析题干:
语句衔接题,重点关注文段尾句。文段首先分别介绍了任豫、郦道元对“峨眉”二字作出的解释,并指出他们是根据峨眉山的外形来推定“峨眉”的语源语义来历,尾句通过“然而”进行转折,指出没有图书典籍能够证明“峨眉”为“蛾眉”,故文段强调的话题应该是“峨眉”的来源,根据话题一致原则,所以选A。

③析选项:
B选项:“峨眉山外貌形态”与尾句话题不一致,所以B错。

C选项:《水经注》为前文提到的内容,非重点,所以C错。

D选项:话题内容不符,并未论述“论证文献”和“地理研究”的关系,所以D错。

故本题选A。
【2020-四川下-021】

视频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