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题库 > 避复指在写作或说话时,为了避免词语运用的单调重复,有意选取同义词(或近义词或转借一个词)来代替。倒文...
避复指在写作或说话时,为了避免词语运用的单调重复,有意选取同义词(或近义词或转借一个词)来代替。倒文指古代诗文中为求协韵或句法变化而倒置文字的现象。下列属于倒文的是:
星光公考 | 2020-11-17 11:48:12

[单选题]

避复指在写作或说话时,为了避免词语运用的单调重复,有意选取同义词(或近义词或转借一个词)来代替。倒文指古代诗文中为求协韵或句法变化而倒置文字的现象。
下列属于倒文的是:

A . 《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
B . 《念奴娇·昆仑》: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C . 《闵公元年》:不如逃之,无使罪至,为吴大伯,不亦可乎?犹有令名,与其及也
D . 《诸将诗》:昨日玉鱼蒙葬地,早日金碗出人间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本题题干为其他定义判断。
第一步:关键信息------避复①避免词语运用的单调重复,选取同义词(或近义词或转借一个词)来代替;
倒文②求协韵或句法变化而倒置文字;

第二步:题目详解
C项按通常顺序应是“与其及也,不如逃之,无使罪至。为吴大伯,犹有令名,不亦可乎?意思为与其遭殃,不如逃走,不让罪名临头。出走后做个吴国太伯那样的人,还有美名,难道不好吗?符合倒文定义,所以选C。

A选项:骥尾,用以喻追随先辈、名人之后,本应是“附夫子而行益显”,改“夫子”为“骥尾”,避免与上文“夫子”二字重复,符合避复定义,所以A错。

B选项:“遗”和“赠”两个字义同形异,可以避免重复,符合避复定义,所以B错。

D选项:《汉武帝故事》云:“邺县有一人於市货玉杯,吏疑其御物,欲捕之,因忽不见。”《南史》载:“沈炯为魏所虏,出之独行经汉武通天台,为表奏之,其略云:‘甲帐珠容,一朝零落;茂陵玉碗,遂出人间。’”杜甫诗用上述事,改“玉碗”为“金碗”,避免与上文“玉”字重复,符合避复定义,所以D错。

故本题选C。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