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题库 > 夏衍的报告文学作品《包身工》主要反映了1932年“一·二八”事变到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国民党统治区的社会...
夏衍的报告文学作品《包身工》主要反映了1932年“一·二八”事变到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国民党统治区的社会黑暗情况。作品所描述的社会生活虽然已经远去,但是,其中蕴含的人性光辉、人文关怀,如今读来依旧使人震撼,发人深思。在今天,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无数或激动人心或发人深省的事件不断上演,作家也需要拥有属于自己的“火眼金睛”,报告文学作家都要为社会的进步贡献文学力量,以有温度的作品感动读者,进而凝聚人心,激发更大的前行动力。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星光公考 | 2020-11-14 10:49:00

[单选题]

夏衍的报告文学作品《包身工》主要反映了1932年“一·二八”事变到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国民党统治区的社会黑暗情况。作品所描述的社会生活虽然已经远去,但是,其中蕴含的人性光辉、人文关怀,如今读来依旧使人震撼,发人深思。在今天,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无数或激动人心或发人深省的事件不断上演,作家也需要拥有属于自己的“火眼金睛”,报告文学作家都要为社会的进步贡献文学力量,以有温度的作品感动读者,进而凝聚人心,激发更大的前行动力。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 . 以有温度的文字探索光明
B . 好的文学作品能真正触及社会的灵魂
C . 做有正气,有良知的作家
D . 报告文学如何重现辉煌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标题选择题,方法为在总结原文基础上找一个吸引人的选项。

第二步:寻找重点
文段首句简单介绍夏衍的报告文学作品《包身工》,第二句通过“但是”强调其蕴含人性光辉、人文关怀。第三句“在今天……”引出启示,即作家也需要拥有属于自己的“火眼金睛”,呼吁要以有温度的作品感动读者,带来积极影响。启示是重点,对应A项。

第三步:分析选项
B选项:文段未介绍好的文学作品有何特点,无中生有,排除B。

C选项:偏离中心,题中说的是“有温度的作品”,而非有正气,有良知的作家,排除C。

D选项:“重现辉煌”无中生有,排除D。

故本题选A。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