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借代和借喻是古汉语中常用的修辞方法。借代是指不直接把所要说的事物名称说出来,而用跟它有关系的另一种事物的名称来称呼它。借喻是比喻的一种。是以喻体来代替本体,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把甲(本体)说成乙(喻体)。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使用了借喻这一修辞方法的是:
A . 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B . 李贺《杨生青花紫石砚歌》:“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
C . 范仲淹《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D . 温庭筠《望江南》:“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本题题干为其他定义判断。
第一步:关键信息
借代:用相关的事物去代指另一事物;
借喻:用一种事物比喻另一种事物;
第二步:题目详解
端州石工的手艺真是灵巧如神,雕琢砚台就像在切割紫云。“紫云”指的是紫石砚,用紫云比喻紫石砚,突出砚台的颜色、珍稀,符合借喻的定义,所以选B。
A选项:“粉黛”是女子常用事物,在此处借指宫中的其他女子,符合借代的定义,排除。
C选项:庙堂是朝廷大臣们议事的地方,在此处借指朝廷,符合借代的定义,排除。
D选项:经过了无数的船都不是我等的那个。帆是船的标志事物,此处用帆代指船,符合借代的定义,排除。
故本题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