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题库 > 类别化是指个体对自身或他人在社会中所处位置的感知和判断,这种感知和判断不仅基于现实社会中社会体制的不...
类别化是指个体对自身或他人在社会中所处位置的感知和判断,这种感知和判断不仅基于现实社会中社会体制的不同分类标准,也基于自身与他人的社会比较过程。类别化分为社会类别化和自我类别化。社会类别化是个体基于共享的相似性把他人分为不同群体类别的主观心理过程。自我类别化指个体从独立个体到群体成员的过程是通过类别化而得以实现的,是通过“去个性化”实现对群体的归属和成员身份的定位。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自我类别化的是:
星光公考 | 2023-11-16 17:54:50

[单选题]

类别化是指个体对自身或他人在社会中所处位置的感知和判断,这种感知和判断不仅基于现实社会中社会体制的不同分类标准,也基于自身与他人的社会比较过程。类别化分为社会类别化和自我类别化。社会类别化是个体基于共享的相似性把他人分为不同群体类别的主观心理过程。自我类别化指个体从独立个体到群体成员的过程是通过类别化而得以实现的,是通过“去个性化”实现对群体的归属和成员身份的定位。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自我类别化的是:

A . 只要每个人的素质提高了,我们整个国民的素质也就自然提高了,因此,重要的是首先做好自己
B . 小明打算应聘公司某职位,但他的父母却认为他更适合做公务员
C . 同学们都说小倩长得像明星,做主播肯定有前途
D . 王医生常常为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感到无比自豪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Ⅰ识题型:
题干较短且核心成分易于辨识,采用核心成分分析法

Ⅱ找核心:
自我类别化-----独立个体到群体成员,“去个性化”实现对群体归属和成员身份定位。
社会类别化-----个体基于共享的相似性把他人分为不同群体类别的主观心理过程。

Ⅲ析选项:
A选项:提高个人素质从而使国民素质整体提高,不涉及对群体的归属,不符合定义,排除。

B选项:父母认为小明更适合做公务员,是认为他和公务员有相似性,不符合定义,排除。

C选项:同学们说小倩适合做主播,是因为小倩像明星,同主播有相似性,不符合定义,排除。

D选项:王医生作为医生中的一员对这个职业感到自豪,实现了对医生群体的归属和成员身份的定位,符合定义,当选。

故本题选D。

备注小技巧:同构选项排除法——A项是我认为大家要怎么样,B项是父母认为他要怎么样,C项是同学认为她要怎么样,D项是自己认为自己怎么样。A、B、C为同构都是一个主体认为另一个主体要怎么样,D是自己认为自己,为同一个主体,所以选了D。
【2020-联考/河南-069】

视频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