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题库 > 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星光公考 | 2024-02-04 16:20:17

材料:

从一般视角看,充分陈述法律理由有助于促进公正,但本书《司法的逻辑:实践中的方法与公正》作者却提出:司法中是应该作出法律论证,但这种法律论证不应该追求“充分”。为什么?首先,“充分”是指除了运用细节化的明确法律规定和一般形式逻辑推理加以论证这两种方式之外,对其他辅助性论证资源的大量使用,辅助性论证资源则主要包括说理方法、经验常识、法律原理。多数情况下,仅仅运用细节化的明确法律规定及一般形式逻辑推理,这种论证只会让人感到“本来如此”,而要实现“很有道理”的论证,则势必需要不断地使用说理方法、经验常识和法律原理等。

然而,作者经过研究后发现:其一,人们关于“说理方法”的日常经验,本身就是复杂的,比如中国古代的许多经典文本,以模糊思维和飘逸说理为特征,典型如《论语》《老子》,而西方许多经典文本,却以分析思维和精细说理为特征,两种思维说理明显不同;其二,日常生活的论证语境和法律过程的论证语境存在较大区别,后者比前者更凸显利益以及是非立场的纠葛,参与者及旁观者对后者中的论证,审视、期待、要求显然更高,从“经验常识”展开理由论证,总会引发新的疑问和追问;其三,在法学话语及法律实践话语中,关于“法律原理”的争论不胜枚举,在中国法学甚至世界法学中,几乎难以看到一个法律原理未曾遭遇反论,且法律原理常涉及规范问题,注定在价值上有主观性。

因此,作者的结论是:法律论证是否充分与争议的化解、裁判的正当性、司法公正之间均没有必然的联系,而“单纯”的法律论证,仅适用细节化的法律规定及一般形式逻辑,以展现法律裁判的理由,是最理想的,它清晰明确、难以质疑,几乎能最好、最有效地抵挡外部裁判异议。

[单选题]

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中西方的说理方式不尽相同
B . 让人感到“本来如此”的法律论证方式其实是最有效的
C . 使用说理方法、经验常识和法律原理会使法律论证“很有道理”
D . 日常生活的论证语境更强调利益的诉求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①识题型: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②析题干:
文章第二段中说“日常生活的论证语境和法律过程的论证语境存在较大区别,后者比前者更凸显利益”,即法律过程的论证语境比日常生活的论证语境更凸显利益,选项说法错误,所以选D。

③析选项:
A选项:对应文章第二段“中国古代的许多经典文本,以模糊思维和飘逸说理为特征,典型如《论语》《老子》,而西方许多经典文本,却以分析思维和精细说理为特征,两种思维说理明显不同”,本题选非,所以A不选。

B选项:文章第一段说“多数情况下,仅仅运用细节化的明确法律规定及一般形式逻辑推理,这种论证只会让人感到‘本来如此’”以及文章最后一段“仅适用细节化的法律规定及一般形式逻辑,以展现法律裁判的理由,是最理想的,它清晰明确、难以质疑,几乎能最好、最有效地抵挡外部裁判异议”,说明:“本来如此”的法律论证方式是最有效的,本题选非,所以B不选。

C选项:文章第一段最后一句说“要实现“很有道理”的论证,则势必需要不断地使用说理方法、经验常识和法律原理等”,说明:使用说理方法、经验常识和法律原理会使法律论证“很有道理”,本题选非,所以C不选。

故本题选D。
【2020-上海A-020/上海B-020】

视频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