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孔子说:“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荀子说:“贵而不为夸,信而不处谦,任重而不敢专。财利至则善而不及也,必将尽辞让之义然后受;福事至则和而理,祸事至则静而理。富则施广,贫则用节。可贵可贱也,可富可贫也,可杀而不可使为奸也。”
对上面三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 . 上面三段话都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
B . 上面三段话都强调了“人的地位境遇有变化,人的道德操守不能变”
C . 孔子和荀子的观点一致,强调的是人无论贫富贵在懂道理;孟子强调的是人要守信
D . 孔子强调的是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要好学,讲道德;孟子和荀子的话都是强调如何做有骨气的人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①识题型: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②析题干:
由文段可知,孔子强调处世要以“善道”为准则。只有坚守住大道,才能成就自我。孟子强调思想以及操守不能为富贵和贫贱迷惑,意志坚定不屈从暴力;讲述在富贵、信、任重、财利、福事、祸事等情况下如何坚守原则。三人的观点均强调人在不同的处境中要坚持道德操守,所以选B。
③析选项:
A选项:“道德的重要性”表述不明确,没有体现出人所处的环境是不同的,排除。
C选项:孟子强调意志坚定而不是“守信”,排除。
D选项:孟子和荀子的话强调是不管境遇如何都要保持道德操守,而不是如何做有骨气的人,排除。
故本题选B。
【2015-上海A-012/上海B-016】
视频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