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唐玄宗时期,中央和地方各种胥吏超过35万,而有品级的内外职事官只有1.8万。与官相比,胥吏无品无权,在官的指令下承办衙门中的具体事务;与民相比,胥吏是官府的公家人,是所谓“官民枢纽”。地方州府的具体事务(如赋税、劳役、赈灾等),主要由胥吏完成,这也使得唐代尤其是唐代后期胥吏成为地方治理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从行政运作的角度看,胥吏的存在是合理的,必不可少的,但他们却没有政治前途。由于仕途升迁无望,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就千方百计利用职务之便营私敛财、中饱私囊,甚至横行于乡里、不法于州府,成为危害百姓的毒瘤。
关于唐代胥吏,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的是:
A . 业绩突出者可获得品级
B . 在唐玄宗时期达到最高峰
C . 是政府中各项杂务的主要执行者
D . 政府对其职权范围没有明确的界定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①识题型: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②析题干:
通过“胥吏无品无权,在官的指令下承办衙门中的具体事务”、“地方州府的具体事务(如赋税、劳役、赈灾等),主要由胥吏完成,这也使得唐代尤其是唐代后期胥吏成为地方治理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可知C项表述正确,所以当选。
③析选项:
A选项:由“胥吏无品无权”、“没有政治前途”可知A项中“可获得品级”表述欠妥,所以A错。
B选项:“最高峰”无从体现,所以B错。
D选项:通过“地方州府的具体事务(如赋税、劳役、赈灾等),主要由胥吏完成”可知对其职权范围有界定,所以D错。
故本题选C。
【2017-黑龙江公检法-053】
视频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