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这里的圆缺就是指“月相变化”,即在地球上所看到的月球被日光照亮部分的不同形状。
以下关于月相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 上弦月一般出现在农历初七、初八,下弦月出现在农历二十二、二十三左右
B . 月相和海洋的潮汐有关系,在满月的时候会引起大潮
C . 阴历是按月亮的月相周期来安排的历法
D . 朔日为农历初一,这一天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那一半正好对着地球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Ⅰ找考点:本题为生活中的其他常识
Ⅱ析选项:
D选项:朔日,指农历的每月第一天,即农历初一。朔日这天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与太阳几乎同时出没,因此在地球上无法看到月亮。而“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那一半正好对着地球”是指满月,满月在农历每月的十五、十六出现。D选项说法错误,本题选非,当选。
Ⅲ拓展项:
A选项:上弦月,出现在农历的每月初七、初八,在地球上可以看到月球的西半边亮,呈半圆形,故叫上弦月;下弦月,出现在农历每月的二十二、二十三,在地球上可以看到月球的东半边亮,呈半圆形,故叫下弦月。说法正确,本题选非,排除。
B选项:潮汐,是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的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潮汐现象是月亮起主导作用。在上弦月和下弦月时,月球、太阳、地球之间呈直角关系,引潮力减小,形成小潮;朔月、望月(即满月)时,月球、太阳、地球在一直线,日、月引力叠加,形成大潮。说法正确,本题选非,排除。
C选项:阴历,是根据月相圆缺变化的周期(即“朔望月”)所制定的历法。朔望月,即从上一次的朔日或望日,到下一次的朔日或望日之间相隔的一个月,其时间为29天12时44分3秒。人们为了方便计算,定大月是30天,小月是29天。
故本题选D。
【2019-上海A-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