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脱贫”不仅是政策语汇,也是文化社会学的范畴。近年来,农村调研、乡村报道不断反映出一个规律——物质的贫困与文化的落后是一体两面,精神的安放与脱贫的实现需要同步达成。因此在评价扶贫工作成绩时,除了要用人均纯收入、可支配收入等数字标准,要看住房安全、基本医疗这些生存保障,还应该多拿“人文的尺子”量一量,其结果才更为精准。很多经验表明,某一地区的发展机会未必取决于该地方的自然禀赋,但一定与其人群的价值取向和生存理念息息相关。唯有开启民智,培养起“精气神”,才能让脱贫成果更持久稳固。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 . 当下贫困地区的地方文化建设任务艰巨
B . 乡村文化建设应该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
C . 扶贫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生活方式的变革
D . 精神脱贫应该成为评价脱贫工作的指标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①识题型:本题为中心理解题,方法为找到原文重点,并选一个最接近重点的
②找重点:
文段第一句引出话题“脱贫”;第二句指出精神安放与脱贫需同步达成;第三句通过结论词“因此”指出在评价扶贫成绩时,还需要关注“人文”,也就是要关注精神层面;第四句用“很多经验”证明地区发展与当地人群的价值取向和生存理念相关;尾句以“唯有……才……”再次强调培养精气神对稳固扶贫成果的重要性。所以文段重在说明评价扶贫工作离不开参考精神层面的东西,D项表述最为接近。
③析选项:
A选项:选项中“任务艰巨”无中生有,且未明确提及核心话题“精神脱贫”,所以A错。
B选项:选项中“可持续发展”无中生有,所以B错。
C选项:选项中“生活方式的变革”无中生有,所以C错。
故本题选D。
【2019-国考地市-057/国考副省-048】
视频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