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进入现代以来,一旦提及“道”,国人就似乎有一种本能的反感,将它理解为封建社会的“三纲五常”而加以唾弃。其实,古人所论述的“道”内容广泛,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所谓“顺木之天,以致其性”,不就是养民治国之道吗?即使是封建社会的“道”,有的虽然仅适应于特定时代而需要因时变革,如封建等级制度和等级观念;但也有通古今而皆准的,如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 . 现代国人对“道”理解有偏差
B . 古人所论述的“道”包含内容多
C . “道”意义的误解来源于国人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
D . 古人所论述“道”既有需要变革的也有适宜现代的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态度观点题,方法为总结原文、选择最优
第二步:寻找重点
文段第一句说国人对“道”反感,将其理解为“三纲五常”;第二句“其实”表转折,重点在转折之后,古人所述“道”内容广泛;接下来从柳宗元“道”、仅适用于特定时代而需要变革的“道”、通古今而皆准“道”论述道内容广泛性,所以文段强调的是古人所论述的“道”内容广,所以选B。
第三步:分析选项
A选项:选项对应文段第一句话,为了引出“道”这一话题,本身不是文段重点,所以A错。
C选项:“道”意义的误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文段并没有详细阐述,选项无从说起,所以C错。
D选项:文段最后一句谈到了封建社会的“道”既有……也有……,但仅仅是“道”具体内容解释,选项概括不够全面,所以D错。
故本题选B。
【2019国考-模拟第七期-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