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台湾中研院研究团队用过量抗生素清除小鼠肠道细菌后,发现施行心肌梗塞模拟手术的小鼠死亡机率大幅提升,且多数是死于心脏破裂。已知肠道菌相的平衡与人体肥胖代谢疾病、自体免疫疾病、癌症与精神及神经退化等疾病皆有密切关联。经研究后,他们发现关键是缺少了肠道细菌的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心肌梗塞时会产生大量坏死细胞,这些细胞会诱发体内免疫反应进行修复,以维持心脏结构稳定。然而,如果体内缺乏短链脂肪酸,免疫系统的修复作用将受影响,从而提高死于心脏破裂的机率。
由此不能推出的是:
A . 滥用抗生素导致肠道菌相失衡,影响免疫系统的修复功能,使死亡率大幅提高
B . 短链脂肪酸是维持免疫细胞功能的重要因子
C . 通过乳酸杆菌改变肠道菌相及其代谢产物的组成,有望提高心脏受损后的修复功能
D . 肠道菌相的平衡是维持健康重要的共生伙伴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第一步:寻找因果
原因:滥用抗生素清除小鼠肠道细菌
结果:肠道菌相失衡,缺少短链脂肪酸,影响免疫系统的修复功能,提高死亡率
第二步:分析选项
A选项:滥用抗生素导致肠道菌相失衡,影响免疫系统的修复功能,使死亡率大幅提高,直接由题干得。本题选非,所以A不选。
B选项:缺少短链脂肪酸会使免疫系统的修复作用,符合题干,本题选非,所以B不选。
C选项:乳酸杆菌不能由题干得出,所以选C。
D选项:肠道菌相的平衡与人体肥胖代谢疾病、自体免疫疾病、癌症与精神及神经退化等疾病皆有密切关联可知肠道菌相的平衡是维持健康重要的共生伙伴,本题选非,所以D不选。
故本题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