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题库 >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外交一贯秉承“不干涉别国内政”的立场,强调海外华侨、华人“入乡随俗”。但...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外交一贯秉承“不干涉别国内政”的立场,强调海外华侨、华人“入乡随俗”。但“不干涉别国内政”并不意味着对别国明显针对华裔的歧视性政策、措施无动于衷,“入乡随俗”也不等于明明受到歧视、排挤甚至暴力对待,也要委曲求全,不能向“娘家”诉苦、求助。华侨不论新侨、老侨,只要未加入外国国籍,就仍是中国公民,理应受到中国政府的依法保护,但在“入乡随俗”的惯性思维下,某些时候,这种本应理直气壮的保护、支持,却变得吞吞吐吐。在某些使领馆和个别外交人员心目中,来使馆求保护、讨说法是“哭闹”,替华侨出头,向当地政府和有关方面交涉是“生事”,积极性不高,态度生硬,国内可以听见动静的“大事”尚能得到重视,反之则不免敷衍。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星光公考 | 2020-12-25 09:37:51

[单选题]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外交一贯秉承“不干涉别国内政”的立场,强调海外华侨、华人“入乡随俗”。但“不干涉别国内政”并不意味着对别国明显针对华裔的歧视性政策、措施无动于衷,“入乡随俗”也不等于明明受到歧视、排挤甚至暴力对待,也要委曲求全,不能向“娘家”诉苦、求助。华侨不论新侨、老侨,只要未加入外国国籍,就仍是中国公民,理应受到中国政府的依法保护,但在“入乡随俗”的惯性思维下,某些时候,这种本应理直气壮的保护、支持,却变得吞吞吐吐。在某些使领馆和个别外交人员心目中,来使馆求保护、讨说法是“哭闹”,替华侨出头,向当地政府和有关方面交涉是“生事”,积极性不高,态度生硬,国内可以听见动静的“大事”尚能得到重视,反之则不免敷衍。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A . 中国应改变“不干涉别国内政”和“入乡随俗”的外交立场
B . 某些使领馆和外交人员对保护华侨利益积极性不高
C . 中国外交的立场令侨民在异国他乡有苦难言
D . 中国应采取措施支持和保护海外华侨的利益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态度观点题,方法为总结原文、选择最优

第二步:寻找重点
文段首句说明中国的外交立场—不干涉别国内政。第二句用“但”开头与第一句形成转折关系,转折之后重要,即强调“不干涉别国内政不代表不维护华裔”。前两句都在说明我国的外交立场。第三句先是用关联词“只要…就…”说明一种本应该的情况,然后再用“但”与前文形成转折,强调实际情况“本应理直气壮的保护、支持,却变得吞吞吐吐”,即不能够保护华侨的正当利益。最后一句举例说明少数使领馆和外交人员的不作为导致华侨的利益更加得不到保障,举例本身不重要。所以文段的重点内容:中国的外交立场不能够保护华侨的正当利益,所以选择C。

第三步:分析选项
A选项:过度推断,文段并没有体现,所以A错。

B选项:只是举例部分,用来解释说明文段的主旨,非重点,所以B错。

D选项:过度推断,文段并没有体现,所以D错。

故本题选C。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