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唐初名相娄师德,做兵部尚书时巡察并州,在当地与众人一起吃饭时,发现自己碗里的饭白且细,而他人的饭却黑且粗,就问属下。属下惶恐回答,仓促间没能准备更多浙米。娄说:有仓促的客人,没有仓促的主人嘛,吃粗饭有什么关系!便令人换粗饭来吃。
这个故事所蕴含的“为官理政”的道理有:
①从来治国者,宁不忘渔樵
②为人臣者,以富民为功
③为上能自爱,群属必畏钳
④与百姓同其甘苦
⑤为政,通下情为急
A . ①④⑤
B . ①③⑤
C . ③④⑤
D . ②④⑤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①识题型:本题为中心理解题,方法为找到原文重点,并选一个最接近重点的
②析题干:
文段讲述了一则关于唐初名相娄师德的故事,说他做兵部尚书时巡察并州时,与众人一起吃粗饭的事情,表达娄师德与民同食、与民共苦。
①句“从来治国者,宁不忘渔樵”指为治理国家的人,不能忘记最普通的老百姓;④句“与百姓同其甘苦”指与群众一起,同甘共苦;⑤句“为政,通下情为急”,指为政治国,最急迫重要的是体察下面的民情,三句均可体现文段蕴含的“与民同食、与民共苦”之意,所以选A。
②“为人臣者,以富民为功”是说当官的要把使民众富裕作为己任。文段表达的是与民同苦的思想,②没有体现,排除。
③“为上能自爱,群属必畏钳”意思是作为上级的能自觉严格要求自己,他的部下也必然会服从他的管理,说的是官员严于律己,③没有体现,排除。
故本题选A。
【2018-吉林甲-042】
视频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