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细胞表面的磷脂酰丝氨酸是促进HIV与细胞融合的重要辅因子,是HIV入侵细胞过程中的“________”目标,若这一目标不存在了,则会影响HIV的入侵。因此,________外源性磷脂酰丝氨酸,或抑制TMEM16F蛋白,就会抑制病毒蛋白的介导融合,从而阻止HIV对细胞的感染。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捆绑 阻隔
B . 锁定 阻拦
C . 绑定 阻止
D . 绑架 阻断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第一空:本空为解释关系。
题干分析:由“磷脂酰丝氨酸是促进HIV……的重要辅因子”可知,在HIV入侵细胞过程中,离不开磷脂酰丝氨酸,所以HIV要与磷脂酰丝氨酸“绑在一起”。
选项分析:
B选项:“锁定”指使东西固定不动,没有“绑在一起”之意,排除B。
A、C、D选项:“捆绑”、“绑定”、“绑架”意思均符合,但从形象色彩的角度入手,“绑架”与“入侵”呼应,是更形象化地表达,所以可优选D项“绑架”。
第二空:本空为因果关系。
题干分析:“______外源性磷脂酰丝氨酸”会带来“抑制介导融合”的结果,“抑制融合”说明融合被打断了。
选项分析:
D选项:“阻断”指阻止而中断[某事的]进程或进展,与“抑制介导融合”呼应,恰当。
A选项:“阻隔”是说两者间有障碍物阻挡,难以往来,一般指两地间的隔绝,用在“______外源性磷脂酰丝氨酸”中搭配不当,排除A。
C选项:“阻止”要搭配具体行动,如:阻止……的入侵,不能直接搭配“外源性磷脂酰丝氨酸”,排除C。
故本题选D。
【2018-联考/天津-020】
视频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