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如果我们能和每个我们认为愚蠢的人、每个认为我们愚蠢的人共生,并且享受其中,也许世界和平就指日可待了。心理学认为,自我价值越低的人,越习惯向外求索,依赖与他人的关系来进行自我确认。这个过程中,他人的“愚蠢”会成为喜闻乐见但又脆弱不堪的参照系,“不允许愚蠢”则变成掩藏无力感的攻击。所以,我们有必要整理自己的目标、现状与感受,确定我们的价值所在,而不是通过他人的蠢来衬托自己的智慧,用对他人的排斥、压制来确认自己的力量。
对这段文字的核心观点概括最准确的是:
A . 我们要学会与“愚蠢”和平共处
B . 我们为什么会攻击“愚蠢”的人
C . 我们需要通过修炼来改变我们与他人的并存方式
D . 用对他人的排斥、压制来确认自己的力量的人往往是缺乏自我价值认定的人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本题为争议题
中公选A,华图选C,其他选A
①识题型:本题为中心理解题,方法为找到原文重点,并选一个最接近重点的
②找重点:
文段第一句话提出一个假设,接下来从心理学的角度指出自我价值越低的人越依赖靠他人来进行自我确认,第三句通过“这个过程”,指出“愚蠢”会成为的参照系,“不允许愚蠢”则变成掩藏无力感的攻击,强调大家认为愚蠢是不好的。最后通过“所以”做总结,提出一个具体的对策,即“我们有必要整理自己的目标、现状与感受,确定我们的价值所在,而不是通过他人的蠢来衬托自己的智慧。”故文段重点句为尾句对策,强调不是通过别人的“愚蠢”来衬托自己,和平对待别人的愚蠢,重点是确定自己的价值,A项是对文段对策的同义转述,所以选择A。
③析选项:
B选项:“攻击‘愚蠢’的人”对应心理学分析的表述,是文段非重点,所以B错。
C选项:没有文段主题词“愚蠢”,偏离文段核心,所以C错。
D选项:“用对他人的排斥,压制来确认自己的力量”对应“而不是”之后内容,不全面而且也不是对策的表述,所以D错。
故本题选A。
注:争议题是指各家答案不一样的题目,以上解析为星光版解析,万一其他机构选哪个和上面标注各机构选哪个不一样,不排除他们在看到我们答案后更改自己答案的可能性。
【2017-陕西-027】
视频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