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题西林壁》《和子由渑池怀旧》是苏轼的哲理诗,其_______的诗句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和“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等早已_______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表达思想和情感的生动话语。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脍炙人口 渗透
B . 口碑载道 渗入
C . 妇孺皆知 浸润
D . 家喻户晓 浸透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第一空:本空为限定关系。
题干分析:由“于……中”可知,本空为限定关系。“_______的诗句,早已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说明苏轼的诗深入人们的生活中,被人熟知,广为传诵。
选项分析:
A、C、D选项:“脍炙人口”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的称赞和传诵;“妇孺皆知”指妇女和小孩子全都知道,形容大家都知道或一看就明了的简单事物; “家喻户晓”家家都清楚;户户都知道。形容人人皆知;三者均含有“被人熟知”之意,保留。
B选项:“口碑载道”形容到处都是群众称颂的声音,多搭配“人”或“事迹”,强调称赞之意,没有“被人熟知”之意,排除。
第二空:本空为主谓宾关系。
题干分析:提取句子主干“诗句_______于日常生活中”,横线处表达苏轼的诗句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选项分析:
A选项:“渗透”比喻一种事物逐渐进入到其他方面,用于此处表达诗文融入生活,符合文意,当选。
C、D选项:“浸润”和 “浸透”多用来形容液体渐渐渗入,不能与“生活”搭配,排除。
故本题选A。
【2017-四川下-014/重庆下半年-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