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在中国古代,商人的社会地位始终很低,唐代就严令禁止商人做官,甚至规定从商者不可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到了明代,朝廷虽然认同商贾“以通有无”是社会所需,但早期在商人衣冠上依然有严苛的规定。明中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从商者日众,这些圈住商贾的条条框框也逐渐失去往昔的效力。尽管如此,商人在日常用度上的自由也还是有限的,“吃”成了扬州富商可供选择的为数不多的斗富机会。于是,扬州富商一掷千金,在“吃”上无所不用其极。
这段文字接下来最可能说的是:
A . 扬州饮食发展的不同阶段
B . 扬州人爱吃重吃的深层原因
C . 商人社会地位的历史变迁
D . 扬州富商奢侈的“吃文化”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①识题型:本题为接语选择题
②析题干:
文段前三句是说古代商人从“唐代”、“明代”、“明中后期”的社会地位始终很低,第四句“尽管如此”指出“吃”成为扬州富商的斗富机会,最后一句说“扬州富商一掷千金,在“吃”上无所不用其极”,所以接下来重点谈论的应该就是富商这类群体在吃方面的一些描述,所以选D。
③析选项:
A、B选项:未提及尾句核心话题“扬州富商”,排除。
C选项:“历史变迁”为前文已论述的内容,后文不可能再论述,所以C错。
故本题选D。
【2017-四川下-036/重庆下-025】
视频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