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农村衰败,故乡消失,这是近些年媒体人提出的议题。学者的观察,时评人的关注,使得正在发生巨变的农村,被搬入舆论平台的焦点地带,农村话题时常与娱乐话题一起,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搜词。但在这个长达十年的农村话题讨论期内,作家是缺席的。虽然有一种观点认为,作家面向社会发言最好的方式是作品,但也有不少人认为,作家不能仅仅通过写作虚构作品承担社会责任,巴尔扎克、雨果、托尔斯泰等国外作家,往往会通过行动以及公开演讲等方式,对公共事务和社会问题发表意见。
最适合做本段文字标题的是:
A . 农村题材在今天缘何不再吃香
B . 现代舆论话题中作家的边缘化
C . 作家在农村衰败议题中的失语
D . 中外作家应对社会事务的不同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①识题型:本题为中心理解题,方法为找到原文重点,并选一个最接近重点的
②找重点:
文段前两句是指出农村衰败是媒体人提出的议题,且成为热门话题,第三句“但”强调在农村话题中作家是缺席的,尾句通过举例前文观点进行补充说明,即作家应该通过行动来对社会问题发表意见。故文重点句为第三句,重在强调在农村话题中作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所以选C。
③析选项:
A选项:文段已明确指出农村话题引起热议,“农村题材不再吃香”不符合文意,所以A错。
B选项:文段只论及“农村话题”,“现代舆论话题”概念扩大,所以B错。
D选项:文段并未对比中外作家应对社会事务的不同,所以D错。
故本题选C。
【2017-山东-017】
视频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