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最近,“拆二代”这个词火了起来。根据网上的说法:“‘拆二代’多数在上世纪80年代后出生于城市近郊的人,由于拆迁补偿一夜暴富,他们经常以负面形象示人”。_______________调查数据说明,“拆二代”纸醉金迷又扶不上墙的形象不过是一种幻想。它反映了一种将一个群体标签化,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思维模式。
“二代”是一种先赋的资源,对个人成长有着显著影响。但是,这种先天影响并非最具决定性的因素。在财富与权力中成长起来的人不一定骄奢淫逸,而从小面对挫折与贫困未必就奋发有为。不论是“富二代”还是“穷二代”,一个人会怎样、能怎样,更多地取决于他们的努力和社会阶层流动通道是否畅通,而非家庭背景高低。_______________保障了法治的健全和社会的公平,_______________没必要担心“二代”们做什么“坏事”。
“二代”标签之所以满天飞,无非有两个原因:其一,碎片化信息传播当道,以偏概全的情绪化表达容易战胜独立理性的判断,能吸引人眼球的“标签”容易集结公众力量,形成一种缺乏理性的舆论暴力;其二,“贴标签”省去人们深入思考、分析的工夫,迎合了人们的懒惰。
一个标签化的世界,必然是僵化而充满恶意的,但真实世界绝不是如此极端。是时候抛弃各种“×二代”的标签,正视每一个人的独特性了。就事论事,理性独立,这才是看待世界的应然态度。
[单选题]
第一段的“它”指代的是:
A . 拆二代一词
B . 拆二代群体
C . 对拆二代形象的想象
D . 对拆二代群体的评价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①识题型: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②析题干:
根据题干定位第一段中的“它”,即原文“它反映了一种将一个群体标签化,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思维模式。”代词指代题需要观察前文,忠于原文,前文“拆二代”纸醉金迷又扶不上墙的形象不过是一种幻想”。表明后文的“它”即指“对拆二代形象的一种幻想”,与C“对形象的想象”同义,故本题选C。
③析选项:
A选项:无法对应“对形象的幻想”,所以A错。
B选项:无法对应“对形象的幻想”,所以B错。
D选项:无法对应“对形象的幻想”,所以D错。
故本题选C。
【2016-吉林甲-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