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年轻时,曾读到欧阳修“逸马杀犬于道”的故事,说的是任职于翰林院的欧阳修与几个同事出游,遇见一匹受惊的马踩死了路边一条狗。欧阳修提议大家把这事写下来,一人写道:“有犬卧于通衢,逸马蹄而杀之。”另一人写道:“有马逸于街衢,卧犬遭之而毙。”欧阳修笑道:“使子修史,万卷未已也。”众人遂请教欧阳修,欧阳修写道:“逸马杀犬于道。”众人皆服。
作者描述这则故事意在强调:
A . 文章应“合为时而著”
B . 文章应“立片言而居要”
C . 文章应“语不惊人死不休”
D . 文章应“尽精微”又“放眼量”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①识题型:本题为中心理解题,方法为找到原文重点,并选一个最接近重点的
②找重点:
欧阳修与几个同事出游,遇见一匹受惊的马踩死了路边一条狗。欧阳修提议大家把这事写下来,一人写道:“有犬卧于通衢,逸马蹄而杀之(有条狗睡在大路上,一批奔跑的马用它的蹄子踩死了它)”。另一人写道:“有马逸于街衢,卧犬遭之而毙(一匹在街上奔跑的马,把在路上睡着的狗踩死了)。”欧阳修笑道:“使子修史,万卷未已也(让你们编撰史书,一万卷也写不完)。”众人请教欧阳修怎么写,欧阳修写道:“逸马杀犬于道。”众人皆服。也就是欧阳修仅用六个字就描述了相同的事件,强调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表达重点,对应B选项“立片言而居要”。
③析选项:
A选项“文章应‘合为时而著’”指文章应该为时代而写,强调文章要反映时代需求;与文意不符,排除。
C选项“文章‘语不惊人死不休’”强调要追求语言的新奇、惊人,与文意不符,排除。
D选项“尽精微”指深度研究注重细节,“放眼量”指从长远的角度看待问题,与文意不符,排除。
故本题选B。
【2025-黑龙江-049/辽宁-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