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题库 > 词语遮蔽效应是指当需要记忆的事件难以用语言来把握时,词语化可能反而会有损记忆,导致记忆错觉的现象。根...
词语遮蔽效应是指当需要记忆的事件难以用语言来把握时,词语化可能反而会有损记忆,导致记忆错觉的现象。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体现词语遮蔽效应的是:
星光公考 | 2025-01-24 16:56:33

[单选题]

词语遮蔽效应是指当需要记忆的事件难以用语言来把握时,词语化可能反而会有损记忆,导致记忆错觉的现象。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体现词语遮蔽效应的是:

A . 在学习新课文时反复朗读背诵的学生比未反复朗读背诵的学生默写成绩更好
B . 在外出采风时认真临摹风景的人比用语言文字将风景描写出来的人对风景细节的记忆更为深刻
C . 初次品酒时用语言描述不同白酒味道的人,对白酒的再认好于那些没有对酒味进行语言描述的人
D . 两个人同时目击犯罪过程,用语言复述现场情况的人对犯罪过程的记忆比另一个没有用语言复述的人更不准确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Ⅰ识题型:题干较短且核心成分易于辨识,采用核心成分分析法

Ⅱ找核心:
①当需要记忆的事件,难以用语言来把握时;
②词语化反而会有损记忆,导致记忆错觉。

Ⅲ析选项:
A选项:学习新课文属于需要记忆的事件且容易用语言来把握,不符合①,排除。

B选项:语言文字相比于临摹风景,对风景细节的记忆没有那么的深刻,这里的记忆不深刻并不等于出现了记忆错觉,不符合②,排除。

C选项:用语言描述白酒味道的人,对白酒的再认好于没有对酒味进行语言描述的人,说明用语言描述后的记忆效果更好,不符合词语话反而会有损记忆,不符合②,排除。

D选项:用语言复述的记忆比另一个没有用语言复述的记忆更不准确,符合需要记忆的事件难以用语言把握,词语话会有损记忆、导致记忆错觉,符合①②,当选。

故本题选D。
【2025-浙江A-097/浙江B-092/浙江C-087】

视频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