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虚假诉讼、作伪证是我国重点打击的破坏司法秩序的行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甲伪造合同向法院起诉,意图获得非法利益,甲可能被罚款、拘留或被追究刑事责任
B . 甲指使乙在一民事案件中作伪证,甲的行为构成妨害作证罪
C . 甲欠乙2万元,因欠条遗失,乙补写欠条并模仿甲的签名后向法院起诉,乙的行为构成虚假诉讼罪
D . 甲为鉴定人,在某刑事案件中故意作虚假鉴定,意图陷害他人,甲的行为构成伪证罪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Ⅰ找考点:本题为刑法常识
Ⅱ析选项:
C选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第一款规定: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甲确实欠乙2万元,乙并没有捏造事实,选项说法错误,本题选非,当选。
Ⅲ拓展项:
A选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选项说法正确,本题选非,排除。
B选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第一款规定: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选项说法正确,本题选非,排除。
D选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五条规定: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选项说法正确,本题选非,排除。
故本题选C。
【2025-国考行政执法-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