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日益普及,高校毕业生就业出现多元化趋势,以就业为核心的单一就业评价指标已不足以反映大学生实际就业情况。一是高校中出现“慢结业群体”。90后应届毕业生往往推迟就业,会直接影响学校的初次就业率。二是高校学生就业方式多元化。如微商,电商等职业,无法用传统方式定义是就业还是没有就业。三是无就业协议但有就业事实。部分中小微企业往往要等学生毕业使用合格后才办理录用手续,这直接影响了高校初次就业率的统计指标。只能粗略反映大学生就业情况,体现不出大学生就业质量。
这段文字旨在说明:
A . 当前大部分高校的就业评价指标是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指标
B . 以就业为核心的单一就业评价指标已不足以反映大学生实际就业情况
C . 建立科学的大学毕业生就业评价体系的时机尚未成熟
D . 高校毕业生就业出现多元化趋势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①识题型:本题为中心理解题,方法为找到原文重点,并选一个最接近重点的
②找重点:
文段首句指出高校毕业生就业出现多元化趋势;并提出问题,即就业指标不足以反映大学生实际就业情况。后文对首句问题进行原因解释,即“高校中出现‘慢结业群体’”“高校学生就业方式多元化”“无就业协议但有就业事实”,原因解释不重要。故首句问题为重点句,即就业评价指标不足以反映大学生实际就业情况;所以选择B。
③析选项:
A选项:A选项中表述的文中没有提及,所以A错。
C选项:文中没有提到建立科学就业评价体系的时机问题,所以C错。
D选项:“高校毕业生就业出现多元化趋势”是文段开头部分的表述,不是文段的重点;所以D错。
故本题选B。
【2016-江西法检-025】
视频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