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我国2020年科技成就的说法正确的是:
2020年12月,嫦娥五号返回器成功着陆,这是我国首次完成月球采样返回任务
我国研制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于2020年11月坐底菲律宾海沟,创造了我国载人深潜新纪录
中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于2020年底建成并实现首次放电,为我国核裂变堆的设计建造打下了坚实基础
2020年7月,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并开通服务,我国成为第四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罗马数字是阿拉伯数字传入欧洲之前欧洲所使用的一种计数符号,共有7个基本符号,采用7个罗马字母表示,即Ⅰ(1)、Ⅴ(5)、Ⅹ(10)、L(50)、C(100)、D(500)、M(1000),利用这7个不同字母进行重复或者组合来表达任意的正整数。
对于罗马数字起源历史,没有清楚的文献记载,所以,人们对其起源一直争论不休。一些研究人员认为,这些数字形成于大约两千五百年前,那个时候罗马人还处在文化发展的初期,当时他们用手指作为计算工具。为了表示一个物体、二个物体、三个物体、四个物体,就分别伸出一个手指、二个手指、三个手指、四个手指;表示五个物体就伸出一只手;表示十个物体就伸出两只手。罗马人为了记录数字,便在羊皮上画出Ⅰ、Ⅱ、Ⅲ来代替手指的数;要表示一只手时,就写成“Ⅴ”形,表示大拇指与食指张开的形状;表示两只手时,就画成“ⅤⅤ”形,后来又写成一只手向上,一只手向下的“Ⅹ”,这就是罗马数字的雏形。
罗马数字是与阿拉伯数字完全不同的数字系统,与十进位数字的意义不同,7个基本数字在位置上不论怎样变化,所代表的数是不变的,与进位制无关。此外,罗马数字没有表示零的数字。下面来看看罗马数字的记数规则。(1)连写重复:相同的数字连写,所表示的数等于这些数字相加得到的数,连写的数字重复不得超过三次。例如:Ⅲ表示3;ⅩⅩ表示20;40不可表示为ⅩⅩⅩⅩ,而要表示为XL。(2)右加左减:在较大的罗马数字的右边组合上较小的罗马数字,表示大数字加小数字(例如:Ⅷ表示8,Ⅻ表示12);在较大的罗马数字的左边记上较小的罗马数字,表示大数字减小数字(例如:Ⅳ表示4,XL表示40);对于左减的数字有限制,仅限于Ⅰ、Ⅹ、C,且左减不能跨越等级做减法(例如:45不可以写成VL只能是XLV,99不可以写成ⅠC而要写成ⅩCⅨ);左减数字必须为一位,右加数字不可连续超过三位(例如:8写成Ⅷ而非ⅡⅩ,14写成ⅩⅣ,而非ⅩⅡⅡ)。(3)加线乘千:在一个数的上面画一条横线,表示这个数扩大1000倍,数字上方加两根横线,表示该数扩大100万倍。需要特别说明的一点是,手表上的罗马时标用ⅡⅡ而不是用Ⅳ表示,由于Ⅳ是古罗马神话主神朱庇特(即IVPITER,英文里的Jupiter,对应希腊神话里的宙斯,古罗马字母里没有J和U)的首字,因此有时用ⅡⅡ代替Ⅳ。
下列关于罗马数字的计数规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相同的数字连写不得超过三次
右加数字不可连续超过两位
左减不能跨越等级做减法
数字上方加两根横线,表示该数扩大100万倍
罗马数字是阿拉伯数字传入欧洲之前欧洲所使用的一种计数符号,共有7个基本符号,采用7个罗马字母表示,即Ⅰ(1)、Ⅴ(5)、Ⅹ(10)、L(50)、C(100)、D(500)、M(1000),利用这7个不同字母进行重复或者组合来表达任意的正整数。
对于罗马数字起源历史,没有清楚的文献记载,所以,人们对其起源一直争论不休。一些研究人员认为,这些数字形成于大约两千五百年前,那个时候罗马人还处在文化发展的初期,当时他们用手指作为计算工具。为了表示一个物体、二个物体、三个物体、四个物体,就分别伸出一个手指、二个手指、三个手指、四个手指;表示五个物体就伸出一只手;表示十个物体就伸出两只手。罗马人为了记录数字,便在羊皮上画出Ⅰ、Ⅱ、Ⅲ来代替手指的数;要表示一只手时,就写成“Ⅴ”形,表示大拇指与食指张开的形状;表示两只手时,就画成“ⅤⅤ”形,后来又写成一只手向上,一只手向下的“Ⅹ”,这就是罗马数字的雏形。
罗马数字是与阿拉伯数字完全不同的数字系统,与十进位数字的意义不同,7个基本数字在位置上不论怎样变化,所代表的数是不变的,与进位制无关。此外,罗马数字没有表示零的数字。下面来看看罗马数字的记数规则。(1)连写重复:相同的数字连写,所表示的数等于这些数字相加得到的数,连写的数字重复不得超过三次。例如:Ⅲ表示3;ⅩⅩ表示20;40不可表示为ⅩⅩⅩⅩ,而要表示为XL。(2)右加左减:在较大的罗马数字的右边组合上较小的罗马数字,表示大数字加小数字(例如:Ⅷ表示8,Ⅻ表示12);在较大的罗马数字的左边记上较小的罗马数字,表示大数字减小数字(例如:Ⅳ表示4,XL表示40);对于左减的数字有限制,仅限于Ⅰ、Ⅹ、C,且左减不能跨越等级做减法(例如:45不可以写成VL只能是XLV,99不可以写成ⅠC而要写成ⅩCⅨ);左减数字必须为一位,右加数字不可连续超过三位(例如:8写成Ⅷ而非ⅡⅩ,14写成ⅩⅣ,而非ⅩⅡⅡ)。(3)加线乘千:在一个数的上面画一条横线,表示这个数扩大1000倍,数字上方加两根横线,表示该数扩大100万倍。需要特别说明的一点是,手表上的罗马时标用ⅡⅡ而不是用Ⅳ表示,由于Ⅳ是古罗马神话主神朱庇特(即IVPITER,英文里的Jupiter,对应希腊神话里的宙斯,古罗马字母里没有J和U)的首字,因此有时用ⅡⅡ代替Ⅳ。
本文没有提及罗马数字的:
①计数优点②发展趋势③起源历史④输入方法
①②④
①③④
②③④
①②③
罗马数字是阿拉伯数字传入欧洲之前欧洲所使用的一种计数符号,共有7个基本符号,采用7个罗马字母表示,即Ⅰ(1)、Ⅴ(5)、Ⅹ(10)、L(50)、C(100)、D(500)、M(1000),利用这7个不同字母进行重复或者组合来表达任意的正整数。
对于罗马数字起源历史,没有清楚的文献记载,所以,人们对其起源一直争论不休。一些研究人员认为,这些数字形成于大约两千五百年前,那个时候罗马人还处在文化发展的初期,当时他们用手指作为计算工具。为了表示一个物体、二个物体、三个物体、四个物体,就分别伸出一个手指、二个手指、三个手指、四个手指;表示五个物体就伸出一只手;表示十个物体就伸出两只手。罗马人为了记录数字,便在羊皮上画出Ⅰ、Ⅱ、Ⅲ来代替手指的数;要表示一只手时,就写成“Ⅴ”形,表示大拇指与食指张开的形状;表示两只手时,就画成“ⅤⅤ”形,后来又写成一只手向上,一只手向下的“Ⅹ”,这就是罗马数字的雏形。
罗马数字是与阿拉伯数字完全不同的数字系统,与十进位数字的意义不同,7个基本数字在位置上不论怎样变化,所代表的数是不变的,与进位制无关。此外,罗马数字没有表示零的数字。下面来看看罗马数字的记数规则。(1)连写重复:相同的数字连写,所表示的数等于这些数字相加得到的数,连写的数字重复不得超过三次。例如:Ⅲ表示3;ⅩⅩ表示20;40不可表示为ⅩⅩⅩⅩ,而要表示为XL。(2)右加左减:在较大的罗马数字的右边组合上较小的罗马数字,表示大数字加小数字(例如:Ⅷ表示8,Ⅻ表示12);在较大的罗马数字的左边记上较小的罗马数字,表示大数字减小数字(例如:Ⅳ表示4,XL表示40);对于左减的数字有限制,仅限于Ⅰ、Ⅹ、C,且左减不能跨越等级做减法(例如:45不可以写成VL只能是XLV,99不可以写成ⅠC而要写成ⅩCⅨ);左减数字必须为一位,右加数字不可连续超过三位(例如:8写成Ⅷ而非ⅡⅩ,14写成ⅩⅣ,而非ⅩⅡⅡ)。(3)加线乘千:在一个数的上面画一条横线,表示这个数扩大1000倍,数字上方加两根横线,表示该数扩大100万倍。需要特别说明的一点是,手表上的罗马时标用ⅡⅡ而不是用Ⅳ表示,由于Ⅳ是古罗马神话主神朱庇特(即IVPITER,英文里的Jupiter,对应希腊神话里的宙斯,古罗马字母里没有J和U)的首字,因此有时用ⅡⅡ代替Ⅳ。
下列与18对应的罗马数字是:
ⅡⅩⅩ
ⅩⅥⅥ
ⅩⅧ
ⅨⅧ
20世纪,水资源短缺尤其是水质性缺水成了世界共同面对的资源危机,生活、工业、农业污水是污水主要来源,污水处理顺理成章地成为新兴朝阳产业。
污水生物处理的实质就是通过微生物的新陈代谢活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从而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污水处理在水质改善的同时,还要求所采用技术低能耗、少资源损耗,厌氧氨氧化与亚硝化工艺相结合的氮的完全自养转换方式是一种最可持续的污水脱氮途径。厌氧氨氧化菌就是这一途径的神奇承载者。
新闻报道中称厌氧氨氧化菌叫红菌,这是为什么呢? 厌氧氨氧化菌呈球形、卵形,直径约0.8—1.1μm,在自然界以及废水生物处理系统中, 厌氧氨氧化菌丰度很低,几乎检测不到其活性,当其在生物膜上有低活性的时候,污泥就不是通常的黑色了,呈现为灰色;驯化一段时间后,随着菌群数量的增加,污泥颜色转变为红棕色;由于厌氧氨氧化菌含有丰富的细胞色素, 当其成为优势菌群时,成熟的厌氧氨氧化污泥呈现美丽的深红色。污泥颜色的变化也可用作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启动进程的指示。由于这______的红色,污水处理厂的工人们就俗称其为红菌。
但这种神奇的细菌不容易控制,采用传统的系列稀释分离、平板划线分离、显微单细胞分离等微生物分离方法都以失败告终。1999 年,荷兰科学家利用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第一次得到了厌氧氨氧化菌,约200到800个细胞中只含有1个污染细胞。遗憾的是时至今日,全世界都还未获得厌氧氨氧化菌纯培养菌株。庆幸的是众多科学家协同攻关,在2006 年利用环境基因组学的方法完成了这一非纯培养菌株厌氧氨氧化菌的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发现200 多个基因参与其氨氮的短程转化代谢过程。
占细胞总体积的30% 以上的厌氧氨氧化体是厌氧氨氧化菌中最为重要的也是最独特的细胞器,目前被假定为内共生起源的细胞能量产生体,这也是第一个从原核细胞中发现的独立产能细胞器,类似于真核细胞中线粒体的功能。厌氧氨氧化菌在缺氧条件下,无需有机物参与,可以直接将氨氮和亚硝态氮氧化成氮气,较之传统硝化反硝化反应较繁琐的电子传递过程, 大大降低了能耗,是最经济的生物脱氮途径,脱氮成本仅为传统的十分之一,无疑成为污水脱氮处理的一个极富吸引力的方向。
作者写作本文的主要目的是:
介绍厌氧氨氧化菌脱氮除污的主要过程
说明厌氧氨氧化菌技术是未来污水处理的发展方向
说明厌氧氨氧化菌污水处理技术的除污原理
指出利用厌氧氨氧化菌进行污水处理时应注意的问题
20世纪,水资源短缺尤其是水质性缺水成了世界共同面对的资源危机,生活、工业、农业污水是污水主要来源,污水处理顺理成章地成为新兴朝阳产业。
污水生物处理的实质就是通过微生物的新陈代谢活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从而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污水处理在水质改善的同时,还要求所采用技术低能耗、少资源损耗,厌氧氨氧化与亚硝化工艺相结合的氮的完全自养转换方式是一种最可持续的污水脱氮途径。厌氧氨氧化菌就是这一途径的神奇承载者。
新闻报道中称厌氧氨氧化菌叫红菌,这是为什么呢? 厌氧氨氧化菌呈球形、卵形,直径约0.8—1.1μm,在自然界以及废水生物处理系统中, 厌氧氨氧化菌丰度很低,几乎检测不到其活性,当其在生物膜上有低活性的时候,污泥就不是通常的黑色了,呈现为灰色;驯化一段时间后,随着菌群数量的增加,污泥颜色转变为红棕色;由于厌氧氨氧化菌含有丰富的细胞色素, 当其成为优势菌群时,成熟的厌氧氨氧化污泥呈现美丽的深红色。污泥颜色的变化也可用作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启动进程的指示。由于这______的红色,污水处理厂的工人们就俗称其为红菌。
但这种神奇的细菌不容易控制,采用传统的系列稀释分离、平板划线分离、显微单细胞分离等微生物分离方法都以失败告终。1999 年,荷兰科学家利用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第一次得到了厌氧氨氧化菌,约200到800个细胞中只含有1个污染细胞。遗憾的是时至今日,全世界都还未获得厌氧氨氧化菌纯培养菌株。庆幸的是众多科学家协同攻关,在2006 年利用环境基因组学的方法完成了这一非纯培养菌株厌氧氨氧化菌的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发现200 多个基因参与其氨氮的短程转化代谢过程。
占细胞总体积的30% 以上的厌氧氨氧化体是厌氧氨氧化菌中最为重要的也是最独特的细胞器,目前被假定为内共生起源的细胞能量产生体,这也是第一个从原核细胞中发现的独立产能细胞器,类似于真核细胞中线粒体的功能。厌氧氨氧化菌在缺氧条件下,无需有机物参与,可以直接将氨氮和亚硝态氮氧化成氮气,较之传统硝化反硝化反应较繁琐的电子传递过程, 大大降低了能耗,是最经济的生物脱氮途径,脱氮成本仅为传统的十分之一,无疑成为污水脱氮处理的一个极富吸引力的方向。
关于厌氧氨氧化菌,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是:
目前还无法通过人工方式获得这种细菌
自然界污泥颜色随其菌落数量的多少而发生变化
在其除污过程中厌氧氨氧化体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科学家已测定非纯培养厌氧氨氧化菌的全基因组序列
20世纪,水资源短缺尤其是水质性缺水成了世界共同面对的资源危机,生活、工业、农业污水是污水主要来源,污水处理顺理成章地成为新兴朝阳产业。
污水生物处理的实质就是通过微生物的新陈代谢活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从而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污水处理在水质改善的同时,还要求所采用技术低能耗、少资源损耗,厌氧氨氧化与亚硝化工艺相结合的氮的完全自养转换方式是一种最可持续的污水脱氮途径。厌氧氨氧化菌就是这一途径的神奇承载者。
新闻报道中称厌氧氨氧化菌叫红菌,这是为什么呢? 厌氧氨氧化菌呈球形、卵形,直径约0.8—1.1μm,在自然界以及废水生物处理系统中, 厌氧氨氧化菌丰度很低,几乎检测不到其活性,当其在生物膜上有低活性的时候,污泥就不是通常的黑色了,呈现为灰色;驯化一段时间后,随着菌群数量的增加,污泥颜色转变为红棕色;由于厌氧氨氧化菌含有丰富的细胞色素, 当其成为优势菌群时,成熟的厌氧氨氧化污泥呈现美丽的深红色。污泥颜色的变化也可用作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启动进程的指示。由于这______的红色,污水处理厂的工人们就俗称其为红菌。
但这种神奇的细菌不容易控制,采用传统的系列稀释分离、平板划线分离、显微单细胞分离等微生物分离方法都以失败告终。1999 年,荷兰科学家利用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第一次得到了厌氧氨氧化菌,约200到800个细胞中只含有1个污染细胞。遗憾的是时至今日,全世界都还未获得厌氧氨氧化菌纯培养菌株。庆幸的是众多科学家协同攻关,在2006 年利用环境基因组学的方法完成了这一非纯培养菌株厌氧氨氧化菌的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发现200 多个基因参与其氨氮的短程转化代谢过程。
占细胞总体积的30% 以上的厌氧氨氧化体是厌氧氨氧化菌中最为重要的也是最独特的细胞器,目前被假定为内共生起源的细胞能量产生体,这也是第一个从原核细胞中发现的独立产能细胞器,类似于真核细胞中线粒体的功能。厌氧氨氧化菌在缺氧条件下,无需有机物参与,可以直接将氨氮和亚硝态氮氧化成氮气,较之传统硝化反硝化反应较繁琐的电子传递过程, 大大降低了能耗,是最经济的生物脱氮途径,脱氮成本仅为传统的十分之一,无疑成为污水脱氮处理的一个极富吸引力的方向。
最适合放入第三自然段划横线处的词语是:
与众不同
不同凡响
司空见惯
平淡无奇
20世纪,水资源短缺尤其是水质性缺水成了世界共同面对的资源危机,生活、工业、农业污水是污水主要来源,污水处理顺理成章地成为新兴朝阳产业。
污水生物处理的实质就是通过微生物的新陈代谢活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从而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污水处理在水质改善的同时,还要求所采用技术低能耗、少资源损耗,厌氧氨氧化与亚硝化工艺相结合的氮的完全自养转换方式是一种最可持续的污水脱氮途径。厌氧氨氧化菌就是这一途径的神奇承载者。
新闻报道中称厌氧氨氧化菌叫红菌,这是为什么呢? 厌氧氨氧化菌呈球形、卵形,直径约0.8—1.1μm,在自然界以及废水生物处理系统中, 厌氧氨氧化菌丰度很低,几乎检测不到其活性,当其在生物膜上有低活性的时候,污泥就不是通常的黑色了,呈现为灰色;驯化一段时间后,随着菌群数量的增加,污泥颜色转变为红棕色;由于厌氧氨氧化菌含有丰富的细胞色素, 当其成为优势菌群时,成熟的厌氧氨氧化污泥呈现美丽的深红色。污泥颜色的变化也可用作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启动进程的指示。由于这______的红色,污水处理厂的工人们就俗称其为红菌。
但这种神奇的细菌不容易控制,采用传统的系列稀释分离、平板划线分离、显微单细胞分离等微生物分离方法都以失败告终。1999 年,荷兰科学家利用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第一次得到了厌氧氨氧化菌,约200到800个细胞中只含有1个污染细胞。遗憾的是时至今日,全世界都还未获得厌氧氨氧化菌纯培养菌株。庆幸的是众多科学家协同攻关,在2006 年利用环境基因组学的方法完成了这一非纯培养菌株厌氧氨氧化菌的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发现200 多个基因参与其氨氮的短程转化代谢过程。
占细胞总体积的30% 以上的厌氧氨氧化体是厌氧氨氧化菌中最为重要的也是最独特的细胞器,目前被假定为内共生起源的细胞能量产生体,这也是第一个从原核细胞中发现的独立产能细胞器,类似于真核细胞中线粒体的功能。厌氧氨氧化菌在缺氧条件下,无需有机物参与,可以直接将氨氮和亚硝态氮氧化成氮气,较之传统硝化反硝化反应较繁琐的电子传递过程, 大大降低了能耗,是最经济的生物脱氮途径,脱氮成本仅为传统的十分之一,无疑成为污水脱氮处理的一个极富吸引力的方向。
厌氧氨氧化菌污水处理技术的最大优势在于:
厌氧氨氧化菌可与亚硝化工艺结合起来处理污水
厌氧氨氧化菌能够在污泥中不断进行自我繁殖
污泥可通过厌氧氨氧化体的硝化反应分解
厌氧氨氧化菌能够直接将氨氮和亚硝态氮氧化成氮气
预测干预是指人们受预测信息的影响而采取了某种行为,造成原本有多种可能性的结果真的朝着预测所指示的方向发展。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预测干预的是:
某财经访谈栏目中一名专家预测H股票将大涨,结果很多收看该节目的观众争相购买该股票,导致该股票涨停
某福利彩票代销点宣称他们卖出的彩票多次中奖,结果到该代销点购买彩票的人经常排起长队
某国首脑在新年致辞中对该国经济形势进行了展望,因而该国老百姓对未来经济好转充满了信心
甲国大选前,与其敌对的乙国媒体大肆渲染,认为M党总统候选人将当选,结果甲国很多选民转而支持N党总统候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