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Qiu Ci 2021 科学之友 第2期 剑 论文标题”的相关试题
881/1000
单选题

海洋牧场,顾名思义就像是在海洋中建设“牧场”,如同在大草原上放牧牛羊一样,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对鱼、虾、贝藻等海洋资源进行有计划的海上牧养。有专家推算,海洋向人类提供食物的能力,相当于全世界陆地耕地面积所提供食物的1000倍。在全球粮食供应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解决好中国这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保障粮食安全,要树立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

渔牧齐抓,保障粮食安全

B

陆海兼收,树立大食物观

C

“牧场”,奏响“深海乐章”

D

“种粮”于海,打造“蓝色粮仓”

正确答案:D
正确率:49.0%
易错项:B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25-江苏C-026】 展开解析
882/1000
单选题

在促使近代科学产生的外部原因中,清教主义的兴盛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学者们认为,近代科学的一个前提性的假设就是一种广泛传播、出自本能的信念,相信存在事物的秩序,特别是自然的秩序。科学史专家以具体资料表明:在17世纪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中,十个当中就有七个是清教徒,这一比例大大高于清教徒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大多数科学家都是活跃的教士,而很多教士也鼓励或亲自投身科学事业;清教学校在其课程中也会设置自然科学科目。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清教主义在十七世纪盛行的原因

B

宗教与科学之间并非是绝对对立的

C

宗教对近代科学具有催生及促进作用

D

近代科学的前提性假设与宗教的渊源

正确答案:C
正确率:72.3%
易错项:D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5-河南-036】 展开解析
883/1000
单选题

左图给定的是正方体纸盒,下面哪项可能是其正确的外表面展开图?【2021国考副省080/国考地市075】

xingguang

A

如图所示

B

如图所示

C

如图所示

D

如图所示

正确答案:A
正确率:63.3%
易错项:D
知识点:折纸盒--六面体
来源 【2021国考副省080/国考地市075】 展开解析
材料

2021年和2022年某市统计局通过两次调查,分别获取了该市1181位和1107位60岁以上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的有关情况。其中,2022年受访者中,年龄在61-70岁的占71.2%,71-80岁的占24.2%,81岁及以上的占4.6%。

xingguang

xingguang

xingguang

884/1000
单选题

表中所列智能手机的12个功能项中,2022年受访者中使用人数多于2021年的功能项数占比为:

A

41.7%

B

50.0%

C

58.3%

D

75.0%

正确答案:B
正确率:20.0%
易错项:D
知识点:现期比重计算和变形
来源 【2023-江苏A-128/江苏B-128】 展开解析
885/1000
单选题

公众对科普活动参与度越高,越有助于科学素质的提升;公众科学素质越高,科普事业也随之________。两者的良性循环,无疑会________出科学事业和创新驱动战略的一片沃土,培育出更多的创新人才和高素质创新大军。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水涨船高  涵养

B

日臻完善  挖掘

C

一日千里  开拓

D

方兴未艾  积蓄

正确答案:A
正确率:68.1%
易错项:C
知识点:并列关系,主谓宾关系
来源 【2021-北京乡镇-040】 展开解析
886/1000
单选题

①科学传播不可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谁这样想,谁就会_______科学,最终将会危害科学。
②近几年我国出土了大量先秦时期的典籍,使我们有可能对过去被批判为伪书的作品重新加以_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误解    甄别

B

曲解    鉴别

C

误解    鉴别

D

曲解    甄别

正确答案:A
正确率:26.9%
易错项:B
知识点:语义关系
来源 【2008-吉林乙-013】 展开解析
887/1000
单选题

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物质与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小范围、低水平的科普活动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理解科学”这个大“科普”,便成为迫切需要全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随着科学技术的纵深发展,科学技术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概念和逻辑体系,也渐渐远离了大众的视线与常识。人们很难凭借以往的知识结构和经验,来准确理解科学及其所引起的各种变化,很难判断其社会价值与意义,这就使得一些科学技术成为横亘在人类发展道路上的知识壁垒。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提高科普工作水平所面临的种种困难

B

现代科学技术有成为知识壁垒的可能

C

在新形势下提升科普工作水平的必要性

D

公民的科学素养与飞速发展的科学存在差距

正确答案:C
正确率:65.1%
易错项:B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0-国考-027】 展开解析
888/1000
单选题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特征是:

A

实践性

B

科学性

C

可持续性

D

可协调性

正确答案:A
正确率:29.6%
易错项:C
知识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来源 【2010-安徽-086】 展开解析
889/1000
单选题

下列应急救护的处理方法中,不科学的是:

A

现场救治婴儿气道异物梗塞时,将婴儿置于“头低脚高”的体位

B

成人心肺复苏时,以60次/分钟左右的频率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C

踝关节严重扭伤时,立即用冷水或冰块进行冷敷

D

地震后,对埋压时间较长的幸存者,先喂适量含盐饮料

正确答案:B
正确率:32.1%
易错项:A
知识点:政府职能
来源 【2014-浙江A-110/浙江B-100】 展开解析
材料

人类是地球生物圈中的一员,作为有智慧的生物,人类从这个生物圈中受益很多,用野生植物做药物就是其中之一。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每年有40%的药物来自野生植物的提取物。这里还未包括古老民族都有的传统疗法:直接用野生植物做药,中医的草药就是一个例子。

如果你牙疼,西医解释为细菌感染,用杀菌的消炎药治疗;中医却解释为“上火”,用清热的草药治疗。无数实践证明两种方法都有效,但哪种解释有道理,人们的看法就大相径庭了。

用高倍显微镜可以看到造成发炎的细菌,因此人们不怀疑西医的科学性。但是,中医说的“上火”,却令人难以解释。于是有人就把中医斥之为“不科学”。事实上,只是因为中医的道理更深奥,过去的条件不成熟,无法理解它而已。

中医体系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得以初步建立。公元前5世纪的扁鹊代表了那个时代的中国医学的最高成就,他所采用的切脉、望色、闻声、问病四诊法和当时广为流行的砭石、针灸、按摩、汤液、手术、吹耳、导引等方法一直沿用至今。战国晚期出现的《黄帝内经》是当时医学的集大成著作,它第一次提出了脏腑、经络学说,成为日后中医理论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它采用阴阳五行学说,作为处理医学中各种问题的总原理,为临床诊断提供了理论说明。现在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中医的科学性,正如英国《自然》杂志主编坎贝尔博士所说,中国古代科学方法重视从宏观、整体、系统角度研究问题,其代表是中医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学习。

归功于人们对基因复制和蛋白质制造过程越来越多的知识,现在的医学界已经认识到,人类的疾病都直接或间接地与这些制造过程有关。细菌或病毒能致病,是因为它们可以侵入细胞,影响这些复制或制造过程。当前化学家们在研究分子自复制和自组装过程,溶液的物理化学性质,如成分、浓度和酸碱度等,也会影响这些过程。比如烟酒过度后,溶液的物理化学性质会变得有利于细菌或病毒侵入后非正常复制或制造过程,因而致病。溶液的物理化学性质的这种状态,就是中医说的“上火”。在服用了中药后,溶液的物理化学性质变得不利于细菌或病毒侵入后非正常复制或制造过程,因此逐步恢复正常。

目前,解开中草药科学原理之谜的条件已经成熟,我们正需要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实验,直接观察中药是如何影响细胞的物理化学性质,并进而影响基因复制和蛋白质的复制和生产。实现这种观察有不少技术上的困难,需要中医、西医和化学、物理学家们通力合作才能解决。

但是,当这个谜解开后,中医的每一点并不一定都可以用西医的理论来理解,反之亦然。中医把人这个复杂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和治疗,西医则从微观结构来观察和治疗人体。按照物理学的说法,这两种观点是互补的,每一种都是对另一种的补充,每一种都没有包含全部真理。因此,最好的医学应该是中西医相结合的医学。

890/1000
单选题

作者认为中医被斥为“不科学”的原因是:

A

不注重对微观结构的观察和治疗

B

有效治疗疾病的原理很难解释

C

很难直接观察到致病的过程

D

不针对具体症状进行治疗

正确答案:B
正确率:50.0%
易错项:D
知识点:议论文
来源 【2012-北京-062】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