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Qiu Ci 科学之友 2021 第2期 论文 剑 标题”的相关试题
921/1000
单选题

-2,-2,0,4,10,(   )

A

12

B

15

C

16

D

18

正确答案:D
正确率:100.0%
易错项:统计中
知识点:差数列
来源 【2013-江苏B-084】 展开解析
922/1000
单选题

三位小学老师虞老师、高老师和冯老师,他们每人分别担任音乐、科学、英语、体育、思想品德和数学6科中两门课的教学。已知:
(1)科学老师和体育老师住在同一幢公寓楼;
(2)虞老师在三人中年龄最小;
(3)冯老师、音乐老师和体育老师三个人经常一起去打球;
(4)音乐老师比数学老师年龄要大些;
(5)假日里,英语老师、数学老师和虞老师喜欢结伴去旅行。
根据以上条件,可知,冯老师教:

A

音乐

B

思想品德

C

英语

D

科学

正确答案:D
正确率:60.5%
易错项:C
知识点:朴素逻辑
来源 【2022-北京-105】 展开解析
923/1000
单选题

媒体是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重要渠道,特别是在新媒体时代,科学信息通过各种形式展现在公众面前。比如,在美国26%的社交媒体用户说他们会跟踪科学相关的页面,33%的社交媒体用户认为社交媒体是他们获取科学信息的一个重要方式,44%的社交媒体用户认为他们会在社交媒体上查看其它地方看不到的科学新闻。
通过这段文字,作者想要表达的是:

A

社交媒体已经成为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

B

互联网的发展促进了科技信息的普及

C

社交媒体成为了不常见的科学新闻的主要来源

D

要对社交媒体上的科技信息进行甄别和监管

正确答案:A
正确率:78.3%
易错项:B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8-陕西-024】 展开解析
924/1000
单选题

在讨论科学与宗教作为认知方式的差异和优劣时,常常有人提出“科学不是万能的,科学也会出错”的观点。这显然很正确,但在那种讨论中,在没有人声称“科学永远正确”的情况下,主动插入这种观点,却明显是在用“所有认知方式都非完美无缺”这一事实,来故意混淆不同的认知方式。这是极具误导性的。
根据这段文字可以知道,作者想说的是:

A

在关于认知方式的讨论中不应偏离议题

B

任何一种认知方式都不会是完美无缺的

C

生搬“科学会出错”的观点有时会混淆视听

D

科学和宗教这两种认知方式并没有优劣之分

正确答案:C
正确率:56.9%
易错项:A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6-国考地市级-047/国考副省级-049】 展开解析
925/1000
单选题

灵长类其他动物成年和幼年的长相差别很大,唯独人类成年后依然保持着与幼年差别不大的精致长相。对此,有观点认为,古人类比现代人类长得更粗犷,但是人类越来越依赖于平和的社会交往,我们的祖先会选择脸和其他特征看上去攻击性较低的人作为伴侣,即人类“自我驯化”了自己的长相。但过去一直没有充分的基因证据证明这一点。近日,一篇发表于《科学进展》的论文称,一个名为BAZ1B的基因与控制面部发育有关,使现代人类的面部特征变得更加精致、温和。这项遗传学研究,填补了人类“自我驯化”假说缺失的关键一环。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A

人类“自我驯化”假说的缺陷

B

人类面部特征在灵长类动物中的特殊性

C

社会交往模式对人类面部特征的影响

D

人类“自我驯化”假说基因证据的发现

正确答案:D
正确率:90.6%
易错项:C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22-山东-025】 展开解析
926/1000
单选题

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2021联考/安徽073】

xingguang

A

①③⑥,②④⑤

B

①②⑤,③④⑥

C

①⑤⑥,②③④

D

①③⑤,②④⑥

正确答案:D
正确率:84.3%
易错项:C
知识点:连接方式
来源 【2021联考/安徽073】 展开解析
927/1000
单选题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2021黑龙江公检法073】

xingguang

A

如图所示

B

如图所示

C

如图所示

D

如图所示

正确答案:D
正确率:62.7%
易错项:B
知识点:阴影
来源 【2021黑龙江公检法073】 展开解析
928/1000
单选题

星光公考,2,2,( )

A

2

B

星光公考

C

3

D

星光公考

正确答案:B
正确率:73.5%
易错项:A
知识点:其他数列
来源 【2022-浙江A-052/浙江C-002】 展开解析
929/1000
单选题

关于科学家的成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阿基米德发现了杠杆原理

B

道尔顿提出了分子说

C

高斯创立了解析几何

D

爱迪生发明了炸药

正确答案:A
正确率:66.7%
易错项:D
知识点:世界历史
来源 【2014-山东-048】 展开解析
930/1000
单选题

1,-1,2,2,25,-9,(   )

A

116

B

124

C

134

D

146

正确答案:C
正确率:58.8%
易错项:A
知识点:和数列
来源 【2019-浙江A-056/浙江B-056】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