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前夕,一则消息让广大农村考生感到温暖和振奋:国家决定,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今年比去年增加8.6%。这主要体现了:
党和政府维护社会公平
党和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党和政府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某城市规划馆有一个边长为40米的正三角形数字展厅,展厅中布置有5台投影设备,用于展示城市的过去、现在以及畅想城市的未来。每台投影设备的尺寸忽略不计,则任意两台设备之间的最小距离:
小于10米
不超过16米
不超过20米
在23~28米之间
一个正方体的边长为1,一只蚂蚁从其一个角出发,沿着正方体的棱行进,直到经过该正方体的每一条棱为止(经过一个顶点即算作经过该顶点所连接的3条棱)。则其最短的行进距离为:
3
4
5
6
如图,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棋盘上有100个大小一样的小方格,点O为棋盘的中心,将一个直径是0.8米的圆形纸片放在该棋盘上,使其中心也位于O点,则该圆形纸片可以完全覆盖的小方格个数是:
32
50
48
3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下列诗句中,描写了民族融合历史的是:
①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
②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③天威卷地过黄河,万里羌人尽汉歌
④灵武西凉不用围,番家总待纳王师
①②③
①②④
①③④
②③④
权W拦O狂M狗5珍鲇 扒拥W够栏权P4住鲜
1
2
3
4
格林威治时间2015年6月30日午夜增加了1秒,使2015年比2014年长1秒,这1秒成为闰秒。产生闰秒的原因是:
2015年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比2014年多1秒
和闰年一样,每四年会出现一次闰秒
正好当天的地球自转比往常慢了1秒
为了弥补原子钟计时与基于地球自转得出的“世界时”的差异
时间∶秒
质量∶千克
面积∶公里
容积∶千万
伏特∶电压
执行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天问一号”探测器于2020年7月23日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并于2021年2月24日成功实施第三次近火制动,进入火星停泊轨道。选择在去年7月发射,是因为此时( )。
恰好是最佳窗口期
发射探测器能最快飞抵火星
发射场有最好的气象条件
地球与火星的距离最近
在人们的印象中,科学向来都是和正确画等号的,科学家的结论向来都是可信度极高的。但其实,作为科技“无人区”的拓荒者,面对茫茫的未知世界和各种高度复杂的软硬件工具,________________。
关于“祝融星”的风波是近代天文学历史上最为知名的事件之一。1859年,当时的法国巴黎天文台台长勒维耶,试图解决一个大难题——水星轨道的近日点进动问题。当时的人们发现,在考虑了金星、地球等其他行星的引力摄动后,水星的近日点进动仍然和天体力学的计算结果有所偏差。勒维耶经过大量计算,提出了新行星假设。他认为在水星轨道之内还存在一颗未知行星或一群小行星,扰动了水星的轨道,造成了偏差。很快就有一名天文爱好者来信说,自己在几个月前曾发现一个黑点从日面穿过,很可能就是这颗行星的凌日现象。勒维耶在查阅了他的设备和笔记后,于1860年宣布了这一发现,并将这颗“行星”命名为“祝融星”。
随后,尽管有不少天文爱好者宣称自己观测到了“祝融星”,但专业天文学家却总是一无所获。虽然从理论上说,一颗如此靠近太阳的行星几乎总是淹没在阳光之中,难以看到也在情理之中。但还是有人开始怀疑这颗行星是否真的存在。
到了19世纪70年代,天文爱好者发现“祝融星”的报告不断涌现,也曾有专业天文学家称在中国的一处基地看到了它的凌日现象。甚至在1878年,两位颇有名望的天文学家分别宣告发现了“祝融星”,这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争议之声随之逐渐转弱。
但事与愿违,随后的研究证实,1878年看到的“祝融星”其实都是亮恒星,并非新行星。1915年,爱因斯坦发表广义相对论,对水星近日点进动给出了完全符合观测的解释,水星轨道的偏离其实只是因为太阳巨大的质量使时空产生了凹陷,作为太阳系内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水星深埋于太阳的引力凹坑中,所以其轨道自然也就背离了牛顿的理论。这颗并不存在的“祝融星”彻底成为了历史。
无质疑,不科学,可证伪性正是科学最鲜明的特征。经受住了质疑的科学知识,无疑更加接近于真理。而那些被证伪了的理论和发现,就像绿叶一样,化作了春泥养护着科学之花,并帮助人类在探索之路上走得更加坚实。
人们一开始质疑“祝融星”的存在,是因为它:
被太阳的光芒遮挡
不符合经典力学理论
亮度不够而难以被观测到
未被专业天文学家观测到